美院毕业之后,艺术的未来是不是梦?

发布: 2016-06-06 00:00 | 作者:陈耀杰 |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中国美院2016毕业季启动仪式现场 

  又是一年毕业季,盛大的毕业仪式,热闹的毕业展,营造了一种热烈毕业氛围,将要踏出校门的毕业生们盛装出席,在狂欢中庆祝自己的学生生涯,告诉大家我们毕业了,另一方面,根据国家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这个夏天,将有765万大学生毕业进入职场,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数量,今年青年人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一面是毕业嘉年华,一面是庞大的就业群体,对于这些毕业生来说,当繁华落尽,大潮退下之后,留给他们的是什么?

  后悔大学没有多学些技能

  “大四的时候怕毕业之后不好找工作,就提前应聘了很多,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感觉比较合适的,不过单位是在外地,犹豫了好久下了很大的决心,最后还是决定去尝试一下,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和之前讲的完全不一样,公司的环境也不好,和想象中的差距很大,气愤之下选择离开,在大中午的时候又迷路了,我哭了,就是不停的感觉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很难受。站在陌生的路口,倒了八趟车才回到租房子的地方,这样子一天又过去了。打电话给妈妈都不敢说,就是说自己很好,妈妈可能听出来了说,让毕业之后回老家......后面很多话听不下去了,我也很想回去,可是上了四年的大学就这样回家真的很不甘心。”四川美术学院绘画专业本科毕业生李姗姗讲述了自己找工作时的遭遇。

 

  “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海报 

  大学毕业的李珊珊没有选择当艺术家的道路,在她看来想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太难了,尤其自己还是一个女孩子,但放弃绘画找一个其他的工作,又很不甘心,毕竟学习了四年,可是不转行又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回老家的话很不甘心:“我的老家在农村,从小被教育的是,知识改变命运,努力学习以后才有出路,从小到大都是年级前几名,老师家长嘴中的好学生,当班长、学习委员,人缘也不错,经常帮助同学,就这样一级一级到了高中,面临高考的时候,以自己的成绩想要考一个好的一本是很难了,但考艺术院校就不一样,于是就学习了画画,并最终如愿的进入了美院,当时,以为上了一所好的大学,今后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四年之后,才知道自己多么无知,想要以十几年的付出换一个光明的未来,真的是我想多了,毕业了,当要踏出校园的时候,回想这四年专业上真正学到了,除了技法有所增进之外其他的真的很难讲,另外,发现适合专业的工作基本没有,转行吧没有经验,很无奈。”

 

  “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现场 

  她也没有选择考研的道路,她讲到自己班的很多同学为了在学校再待三年,选择了考研,一方面可以有更高的学历,另外一方面也暂时不用担心工作的问题,至于自己为什么不考研,是因为自己家里面的条件不允许,另外一方面和一些同学不一样,他们拿到研究生学位之后,回到家里可以安排工作,而自己三年后还是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并且到时候的就业条件不一定比现在会好,利用这三年的时间积累工作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现场 

  “要是在学校的时候能多学点东西就好了。”这是采访的时候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关于学校的学习她谈到时表示:“刚进学校的时候,学姐学长们讲我们学校的氛围非常好,老师基本上不会管你,你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当时觉着很好,可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们是自由了,但同时也把自己荒废掉了,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自制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而这些正是我们缺少的。如果大学有哪位老师能够提醒我们一下,也不会是现在这样,或者在上课的时候有哪位老师能够告诉我们今后你要怎么做,你应该注意什么,哪些是你可以做的,哪些是你不可以做的就好了,至少我们知道该如何让去选择。”

  当被问及是否后悔上美院时,她表示自己并不后悔,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她依然会选择学习绘画,但不会将自己的所有都压在绘画上面,关于未来,她依然很迷茫,也不敢想象,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硬扛着就走到了现在

  来自鲁迅美术学院的李宝荀,是2016应届研究生,虽然是今年研究生毕业,但他已经在北京闯荡了将近十年的时间, 2007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之后便背着一个包只身踏上开往北京的火车。

 

  李宝荀 

  “我2003年上大学,2007年本科毕业,毕业之后没有多想什么就来了北京,当时想的还是画画,凭的是一股意念,领着包就来了。来了之后,和大多数的毕业生一样,非常的茫然也很无助,一方面是不知道未来该如何走,另外一方面是来自精神上的压力,父母希望我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我自己也对这个职业产生怀疑,反正就是就硬扛着走到了现在。” 李宝荀现在谈到本科只身来到北京闯荡时,还会很激动。

  如同大多数北漂的艺术家一样,来到北京之后,他选择宋庄画家村作为自己的落脚点,这里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比如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 的栗宪庭,著名当代艺术家岳敏君、方力均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艺术大家的工作室都坐落在这里,所以在他看来,落脚宋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缘巧合可以认识这些艺术大家或者能够得到他们的指点,未来的艺术道路或许会走的更顺畅一点。

 

  社会属性之一2014年纸本水彩 

 

  纪念日2014年纸本水彩 

  理想总是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来到北京之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李宝荀发现一切都要靠自己,这也是他最艰难的时候:“刚来之后,就像小学生一样,接触不到大的人物,就自己慢慢的建立朋友圈,去接触,没有人去指引和指导,只能自己慢慢的摸索,自己来的,只能靠自己。”

  不过好在2007年是中国艺术市场最好的年份之一,他赶上了那个大潮,作品被收藏,所以生活上的压力不是太大,但也仅仅限于解决温饱的层面,最大的压力来自父母和专业上的突破:“我的父母是双职工,在老家有着固定的工作,所以一直想要大学毕业的我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创作上面,来北京看了众多的展览和作品之后,发现自己不会画画了,学校给予的那些经验,在这里完全不起作用,双重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

 

  仔细看206年纸本色粉 

 

  打击2016年纸本色粉 

  庆幸的是,他坚持了下来,并且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方向,他的创作常常表现身边的人和事,使他生存经验的记录,对当今社会的再现,自我存在的烦恼在作品中表现,中心人物是社会中有这样的一部分群体,关于创作他讲到:“夜深时,我能看到人们常常还夹在还很拥挤的地铁上,闷热的车厢让疲惫的身体更加沉重,车停了,下去了一群人,上来了一大群人,有的人到家了,有的人还刚刚踏上回家的路…… 人们穿梭在这座城市的两头,每天如此,有时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有时却忘了自己最初的梦,不管真么样,都在不停的奔波忙碌。”他作品中的形象看似平和,实则有很所无奈,压力,恐慌,这也是他自己生活的写照。

 

  止于秩序2106年布面丙烯 

 

  我的生活,乱乱的布面丙烯2016年 

  除了创作上找到自己的方向之外,他也和一家外国画廊保持着比较好的关系,每年会参加一些群展和个展,这所有一切是他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得来的,但也仅仅只是开始,2013年他选择回到母校继续深造,关于考研他讲到:“在外面的时间长了,总感觉飘着,就想休息休息,回学校继续学习,好好的思考自己未来将要走的路,另外一方面,上过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情结,因为那里比较的安静和单纯,同时也是一个更高的平台。”

  今年他研究生毕业了,虽然有了一些积累和成就,但关于未来他表示还是不敢想象:“现在想想刚来北京的时候挺艰难的,如果让我在选择一次的话不一定有勇气,接下来的路需要继续努力,选择艺术家作为职业,本身就是在赌,我相信自己能搏出一个未来。”

  毕业之后,我的未来不是梦?

  “当下有很多机构都关注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展,对于我们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另外一方面,感觉我们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一出校门就被他们收割包养,意志稍微不坚定就会被消费掉,这也是挺可怕的。” 来自中央美术学院2016应届毕业研究生的曹雨谈到今年毕业形势时这样讲到。

 

  曹雨 

  刚走出校门的青年艺术家面对的首先是生存问题,但曹雨考虑最多的并不是如何生存,而是怎样把作品创作好,在她看来这是最关键的,也是今后能否发展好的基石,如同她的毕业创作,从2012年开始她就构思创作,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来打造这些作品。

 

  全景图 

  这些创作与他自己的身体有关,比如作品《维纳斯》没有女人体婀娜多姿的身段,没有女人体细腻光滑的肌肤;它是一个正正方方呆板的展台,仔细打量你会看到顶端的小孔。在它的周围,打磨光滑的部分露出了展台本身的木头属性,与周围雪白的表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女神般的名字与木头曝光的形状不由地令你感到脸红心跳,而把目光移开。展台最为本质的部分表现了女人最为本质的特征,成为一尊内外贯通且造型极简的女人体。

 

  曹雨毕业作品《维纳斯》木质雕塑展台110×50×50cm 

 

  作品局部 

  在曹雨看来,不管是学习也好还是社会上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坚持:“我本科最早学习的是绘画,后来非常不喜欢平面的东西,就选择了雕塑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当时父母非常反对,在我们通常的认识当中,雕塑是一个体力活,所以他们认为我学习这个专业会非常的艰辛,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本科五年的学习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收获,只是临毕业了才将将找到感觉,为了抓住这种感觉,我考了研究生,事实证明我是对的,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于创作和未来的发展有了很清晰的认识。”研究生阶段,她的导师隋建国经常给讲:“一个好艺术家应该冲破固有模式找到自己的方法,然后获得自由,做艺术家就是做你个人。”这句话令她受益匪浅。

 

  曹雨毕业作品《粒粒皆辛苦》2012---今剩饭可变尺寸 

  曹雨是幸运的,她的老公也是艺术家,并且已经有很好的基础,至少在生活上他们不用过多的担心,关于未来,她想要坚持自己的创作,并且一直坚信,只要作品做得足够好,其他的该有的迟早都会拥有,曹雨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其他更多的毕业生就没有她这份认识,在央美采访时,绘画系本科生沈石表示自己的很多学长毕业时为了留在北京继续创作,就会去考前班代课,多数有艺术理想的青年艺术家都希望以这种方式先“捞”些钱,再静下心来搞艺术,但结果往往是,钱就这样一直赚下去,艺术再也提不起来了。更可怕的是,日复一日的应试教学会消磨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很多人就这样废掉了,还有一些同学参加一些艺术项目和计划,作品交上去了,就没有下文了,好一点的可以收到一笔费用,运气差的什么都没有,还把作品给搭进去。”

 

  曹雨毕业作品《泉》(Fountain) 2015 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无声11分10秒可变尺寸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徐冰在谈到毕业生面临的问题时讲到:“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困惑恐怕就是如何融入社会,个人和作品如何获得市场的认可。刚走出校园的这几年是艺术家要面对最多挑战的时期,不管在学校的成绩如何出色,是一个多么有天赋的艺术家,他都要面对市场和社会。这个时候的艺术家是很敏感的,任何一个坏的影响都可能让他从此一蹶不振。他需要更多的机会。”

 

  曹雨毕业作品《艺术家制造》2015 母乳(艺术家本人的) 可变尺寸 

 

  作品局部 

  从2011年开始提出青年艺术家的概念,全国一下涌现出了众多青年艺术推广平台和机构,来推动青年艺术的发展,从最早的选秀到现在基本上包场毕业展,对于这些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来说,似乎毕业时有很多的机会在等着他们,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央美毕业生曹雨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当下很多画廊主他们并不会来到现场挑选艺术家,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的是通过批评家、策展人的推荐和媒体的曝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想要进入到画廊主和推广平台的视野之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采访的过程中,有很多同学反映在学校很难学大东西,当然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我们会发现,其实大学四年的学习,学生很难完成系统的培训,就像中央美院老师杨宏伟讲到的那样:“版画系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要学习木刻版、麻胶版、纸版、石版、(铜版、锌版、丝网版等等,每个都要尝试,但都不深入,如何能够学好,中国画的教学也是如此,书法、篆刻、山水、人物、花鸟,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简单的三两年就能学好的。”

 

  曹雨毕业作品《Mother》2015 亚麻布木框120×(80+36)×15cm,120× (80+31) ×15cm 

 

  作品局部 

  清华美院副院长张敢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成立30周年接受采访时也谈到过相同的问题:“我们系里针对学生的教授是以一种专题课的形式出现的,让每一个老师讲他所擅长的专题。比如说,有中国古代美术史专题、中国工艺美术史专题、外国工艺美术史专题,这样的专题课虽然不是一个通史的概念,但在某一个阶段可以讲得很深入。比如,我就主要讲欧洲文艺复兴美术和西方现当代美术两个部分,这样我可以讲得比较深入,比较全面。学生虽然整体的知识结构不那么完备,但是如果学生好学的话,他其实也学到了整个历史脉络。经过专题课的训练,学生开始学会一些研究方法,这样也是一种补充。这就跟中央美院的课程安排有所区别,中央美院前两年的课程是以通史的形式呈现的,当然这个通史不是一个人从头讲到尾,而是由学有专长的艺术史家分别讲一段。比如,研究先秦和秦汉美术史的专家,汤池先生主讲这一段,实际上类似一种小专题课,用这种小专题课的形式串起一部通史。现在咱们的通史没有串起来,我的感觉就是,学生在有些地方,基础知识上面不够扎实。像中央美院如果学到唐代,必须读过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现在由于课时量较少等原因,我们的很多学生学完中国美术史,这些经典著作根本没读过,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所以在课程改革方面的尝试,比如打破工艺美术史和美术史之间的界限,并不成功,所以现在还是处在一种较为分裂的状态。结果问题就是,优势是大家什么都学到了一点,劣势是大家都有点浅尝辄止,不够系统。”

  在他看来:“史论系要想发展还是要把学术放在第一位,把所有精力放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让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这可以通过课程结构来解决。其次,基础是一方面,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美术史学了四年,很多学生会觉得,没学到什么呀,很多东西都忘掉了。确实,四年知识的积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特别是对美术史系的同学而言。但是,毕业论文一定要非常重视,这是四年学习的最终的总结。写论文的过程就是你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使你放弃了专业去公司了工作,大学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仍然可用。比如,老板交给你一个工作。你从哪里入手,如何完成,其实跟我们做一篇论文的道理是相近的,只是它更复杂多变。所以,艺术史论系发展的关键还是抓学术,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张敢老师的话让我想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出自《老子》的名言,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学院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可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当毕业生走出校园之后,还能看到他们参加毕业典礼时的自信和笑容,并且能够听到他们自豪的说:我的未来不是梦!

  (注:应要求,文中出现的部分毕业生为化名)

编辑:强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