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晖:寻找城市原点

发布: 2014-11-04 00:00 | 作者:綦晓春 | 来源: 设计.中国

编者按:韩晓辉,1968年生,1988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院,现任广府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广州美术协会会员,广州城规设计院公共艺术专家组成员、广东工程学院客座教授、高级室内设计师。《广州原点》主创设计者。                                     

 

 

设计·中国:您说自己是艺术行者,能和我们说一下您如此定位自己的原因吗?

韩晓晖行者是持续和突破的结合体。因为我属猴,希望自己像孙悟空一样,勇敢勤奋和坚持。

路上的风景最美

设计·中国一路走来,一直在不断的自我突破,寻找着自己绘画的灵魂,比如在莆田,说自己不再是“为画建筑而画建筑,为画街道而画街道”,而是更多的发现“人的生活状态”,这一定是一段非常美妙的心灵之旅,能谈一谈在这一段旅程中的收获吗?

韩晓晖这是积累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思考。其实在莆田以后的写生中,对于老街景中的灵魂——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我一直都很关注。因为生活才是老街道真正存在的意义。而不至于沦落为一个"道具"。对有的被改造的老城,我称之主题城市,里面充斥着各个主题的"道具老街"。

设计·中国在创作《百城搜图》这一作品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吧,你能谈谈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吗?

韩晓晖我现在带领团队还在做创作前的准备——写生和收集资料。写生是四年后四年甚至六年才是真正的创作。如果要说写生也算创作的话,那现在是序曲。

设计·中国最初是什么灵感激发你想去创作《百城搜珍图》这一作品?

韩晓晖我参与了七年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工作。工作的侧重点是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设计,“广州城市原点”就是其中的一个作品。通过学习,接触,交流,我感觉到我们不仅要建设现代化的未来城市,同时也要保护和继承祖辈留下的经典老城。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很多城市变成无根之城,很是忧虑。所以想把还尚存的老街道通过搜寻、纪录、再创作,然后

珍珠链一样连接。这就是创作这幅画的初衷啊!应该不是灵感的激发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吧!

设计·中国能谈谈为何在写生创作时选择一路北上,以画笔来记录每个地方的老街景、古建筑等等别具一格的风景?

韩晓晖我们是要走遍全国近二百个城市。去搜集城市还存在的"珍品"。然后通过两百米的岩彩绘画创作表达出来。这个“珍”是纯的老街景、老建筑。以及生活在这些老街道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值得了解的艺术品《百城搜图》

设计·中国百城搜珍图》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能谈一谈它令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哪些吗?

韩晓晖现阶段我认为的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真正的自信了,开始欣赏,回望,追忆已逝去或将要淡去的属于自己血液里的那些东西。

设计·中国寻找百城原点所创作的组画命名为《百城搜珍图》,这是一个颇有有趣的名称,可以给我们讲一下以此命名的用意吗?

韩晓晖“寻找中国百城原点”是一个主题活动。目的是配合创作《百城搜珍图》。未来成果有两百米岩彩长卷式组画、影像作品、装置作品(我们的汽车再创作)等,而《百城搜珍图》之名称,是我的老师马文西教授经过推敲而定的。

设计·中国在寻找城市原点时,非常注重对当地文化、历史、人文的感知和记录,这种了解对于在写生过程中有什么帮助吗。

韩晓晖:城市原点是一个城市的象怔。它必须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的要素。所以我们寻找中国百城原点,是在记录这五个要素,使我们的创作写生不会偏离主题。

设计·中国百城搜珍图》的一系列作品都是各具特色的,能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吗?

韩晓晖《百城搜珍图》是组画。虽然每个城市各具特色。但创作时要风格统一,主题统一,材料统一,技巧统一。这是我们以后创作该作品的基础和标准。

设计·中国觉得《百城搜珍图》在艺术界的发展还有什么需要提升的空间或者改善的地方吗?

韩晓晖:我觉得像这样的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支持,以达到唤起人们来保护我们的优秀传统艺术和经典的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目的

回归原点,原点决定一切

设计·中国《百城搜图》许多作品在全国巡回展览,能谈谈在巡展过程中的收获吗?

韩晓晖今年只是十年创作中写生的第一年,只在广东展出过手稿的一部分,效果非常好。我想,以后岩彩长卷式组画《百城搜珍图》作品完成后,将做全国展和世界展,一定会产生巨大的轰动。届时在母校的展览将是一个重点

设计·中国现在艺术市场飞速发展,市场上的艺术品种类繁多,认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是什么样的呢?

韩晓晖很简单:“真、善、美”这就是永恒的答案。

设计·中国百城搜珍图》推动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可以看出对传统艺术的高度喜爱,能谈谈为何《百城搜珍图》如此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吗?

韩晓晖很遗憾,由于童年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缺失,让我成年后更主动的拥抱本应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艺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今乃至未来会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迟早需要有影响和带领世界的标准和勇气。那内核一定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结合后的一个新世界文化。所以每一个自信、乐观、热爱中国的人,都会自觉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

设计·中国作为学生群体,接触最多的往往是书本的知识或者老师的教授,却缺少了实践的机会,那么可以请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让他们更多的把握实践和理论的平衡。

韩晓晖勇敢:勇于实践不怕跌倒;勤奋:多读有益的书,有哲学的头脑最好;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好不好。最后就看坚持:这就是我眼中"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