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灵感探索者——张红梅

发布: 2015-05-22 00:00 | 作者:温琴佐·桑福 | 来源: 设计·中国

  中国艺术正在国际收藏界赢得显要位置,这是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

  同样确定无疑的是,中国艺术家已经在大博物馆和大收藏的环境下存在十年有余,这也不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现象。

  另外一个事实是,中国艺术品的行情尽管高低起伏,但总在不断增长之中,而中国的收藏界也已经渐成一股势力,实际上,还有许多东西尚待挖掘,且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新富人群,即新收藏家们正在慢慢向艺术世界靠拢,在发现房地产和奢侈品这两个市场之后,他们将不可避免地寻求对其社会地位的承认。除了上述投资之外,只有艺术可以保证这一点。

  这种对艺术品不断增长的兴趣和中国的“文艺复兴”将有趣的新人物推上舞台,新的艺术家和中国当代艺术大师比肩而立。

  年轻的艺术家张红梅渐渐在国际艺术领域崭露头角。她重新解读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像,极其敏感地在作品中插入具有强烈表现力的色彩元素,并借此创造一个整体,一个介于造型和抽象之间的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

  她的艺术经历标志着一种作为艺术家的方式,那就是她不仅仅是一名中国艺术家,而且具有国际风范。她并不满足于针对市场创造一些枯燥无味的作品,而是在设计、织物、时尚和教学领域寻求开拓,所有这些特点,加之她作为女人、妻子和母亲的身份补充并丰富了她的艺术意义,给她在艺术界的存在赋予了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

  张红梅被定义为中国的索妮娅·德劳内,这并不是随意为之。她在这种定义中体现出了一种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并通过在绘画作品中寻找相互关联的材料和结构元素加以实现。在某些意义上来讲,她在织物设计师的工作中重走了德劳内的生命和创造之路。即便是对张红梅而言,这也已经变成了一种媒介,她可以借此通向一个从她的经历中获取灵感的组合时期。

  她的作品与中国当代绘画有很大不同,并越来越获得评论家的一致认可。正是这种不同证实了她所做的研究的原创性,因为她并没有走中国艺术家常走的那条易走之捷径--现实主义、波普或后波普之路,而是流露出一种真诚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这一点足以提升了她作为艺术家的形象,并决定了她的成功。

  毫无疑问,她是中国艺术景色中的一个独特形象,这一点毋庸置疑。显然,这种独特性来自于她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动并释放想象力的创作语境,这使她不从属于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扼杀创造力的任何流派或趋势,而是摆脱各种束缚和规则,毫无保留地开拓新路,以一种越来越令人信服的方式在自由之路上开花结果。

  不可否认,她的探索意愿将使其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而被认可。这种艺术形式源于对抽象的研究,也许她本人并没有意识到的一种当代中国艺术的新步伐。我期待着一条绘画流派的未来之路,一路上的她将努力摒弃现实主义的枝杈,面对新的挑战,并在抽象研究的领域找到一个全新的维度。

  张红梅的作品源于一种造型艺术。她找回先前存在的被她称之为“记忆”的图像,并在色彩研究和寻找抽象几何母体时开发其本质和理性。她在调色板上玩味那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国色,那些在紫禁城内宏伟奢华的宫殿和古代中国历史建筑中使用的原色。

  正是因为使用了如此极端且欢快的色彩以及创作节奏,她的作品才关乎一种“玩乐抽象”,一种聪明的、不愿与真实世界脱离,希望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欣赏的抽象概念。这赋予她的色彩以力量和意义,让观者可以享受其中,视它为朋友,或者是一抹可以抚慰观者眼睛和心灵的色彩伴侣。

  同时在其作品中也可探寻到一种绘画的意义——一种从生之喜悦及面对周遭世界的乐观主义中获取灵感的绘画的意义。而作为组成部分的艺术性,则仍以一种无可争议的方式存在着。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张红梅的艺术作品无疑将会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她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真诚得到了国际收藏家的认可,这不是被验证过无数次的“只要质量高就有回报”的真理,它是可以造就无论何时都可以被称作优秀艺术家的唯一征兆。

编辑:代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