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设计之外

发布: 2015-07-31 00:00 | 作者:綦晓春 | 来源: 设计·中国

  张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博士。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获奖:《水墨冬奥》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海报征集前三名(2015);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2014);《道法自然》入选第四届亚洲联盟超越设计展(2011);《实验包装设计》课程获中国艺术高校八大精品课程(2009);中国设计事业30年突出贡献人物奖;中国包装设计事业先锋人物奖(20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教育对策研究》子课题《艺术设计中的社会责任》负责人;中国包装创意设计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山东省艺术教育论文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山东省博物馆标识系统设计》获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2013);《品牌策略》课程获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新六艺杯创新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014)。作品、论文60余件(篇)刊登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包装》、《东岳论丛》、《设计艺术》、《包装世界》及《中国设计年鉴》第四卷(2000-2001)、第五卷(2001-2002)、第六卷(2002-2003)、第七卷(2003-2004)等。主要企事业形象设计服务单位:润丰银行、山东电视台、富华饭店、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外国语学校、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等。

 

  张瑞近照

  武 术:刚柔并济,动静相生

设计·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国之瑰宝,包罗万象,在广阔的文化海洋您最钟爱哪一方面?

张瑞: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提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各有所长。我祖籍菏泽曹县,武术之乡。在我年幼的时候,父亲便要求我临帖习武,这使我对“中国传统”有了生命中最早的体验。我从8岁开始习武直到17岁,一练就是九年。曾在省、市及全国的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奖,最好成绩是全国剑术项目第三名,在市级的武术比赛中,基本都是全能冠军啦。这九年的武术训练带给我太多的历练,使我获益匪浅、受益终生。

  张瑞武术比赛获奖奖牌

设计·中国:它具有怎样的文化魅力,有带给您一种怎样的独特体验?

张瑞:武术即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动静相生。武术特别讲究一招一式的基本功训练,重视童子功。其实这就是学习的真谛。任何事情打好基础,做到坚持不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武术还讲究身心相随。行云流水就是形容武术动作的顺畅、飘逸与潇洒。不用心的动作和招式会僵硬,心净才能身轻,轻如鸿雁。在大自然中习武,融天地之精气。气息相生才能领略武术的至高境界。

  我对武术的感悟不仅仅是术的层面,武术也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世界观、哲学观。武术的核心精神讲究谦让而非攻。以武会友而不是以武伐人。讲究内修而非宣泄。父亲安排我练武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体验武术的内涵,并培养我的意志和精气神。他对我要求很严格,如果哪一天我在体校训练效果不理想,结束之后还会让我在回家的路边继续训练,让我不断进步。

  书 法:持之以恒,融会贯通

设计·中国:除了武术,您对书法也有深入的了解,您是如何与书法结缘的呢?

张瑞:父亲要求我自小临写碑帖。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我的书法入门。我小时候没太有游戏玩耍的时间,节假日包括寒暑假和春节,甚至大年初一,一定也是在练字中渡过的。13岁时,菏泽体校有一次半年的武术集训,那是初中二年级。走之前我会带上一支毛笔、一盒墨汁。平时不训练时,就用报纸叠格子写字,还会把写的自认为不错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剪下来,随信寄给父母。现在想来,他们是希望我在一笔一划的书写中体会参悟汉字乃至中国文化的美妙吧。

设计·中国:您是如何理解书法艺术的?书法的发展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给当代中国书法带来了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今中国的书法发展又将流向何方?

张瑞:书法是一种学养文化,滤万色剩黑白,计白当黑,虚实相应,唯以观念贯穿其中,才能达到艺术创新的高度。古人把“书法”看成是一门综合的学问而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这一概念几乎凝结了古人对书法所有的基本看法和观念。古代“书学”是贵族弟子接受的一种以文字识读和书写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历代官学都设立专门的书法学校,这些书学机构的设置及教育形式,类似于今天的书法教育。“书学”学习的内容比较丰富,凡是与书学相关的字学教育、书法范本、师徒传授、教育观念等都在研究之列,“书学”实实在在地属于一门“综合之学”。她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综合艺术,要以文化积淀为铺垫展开,强化书法的文化性格。书法作为学问的延伸,只有博学之人的书法才有可能达到极高的审美境界。也只有以人文境界和人格修养为支柱,书法艺术才有精气神韵。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文化自信,开放包容的时代。唐宋时期的书法风格具有楷书成熟严谨的法度规范和草书的纵横态势、不拘成法并存同辉的风貌。唐宋代书法严谨与浪漫两种风格同存,其中颜真卿可谓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人物,他将浪漫沉雄的盛唐风尚发挥到极致,颜书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颜真卿、柳公权等集大成者,各创一体,为后世所取法。宋代书法更显出张扬的个性,苏轼和米芾的字即展示出当时文人的自由和潇洒。笔墨当随时代。书法是心性挥洒的最好体现。我国现在的书法环境,有似唐宋时的百花齐放之势。和谐、宽容、整合地吸收各类艺术的新观念、新成果,已成为现代书法发展的大趋势。传统书法与国画、版画、插画、漫画等其他门类的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与新兴媒介、材料应用、生活空间相的相互融合,使传统书法作为艺术走向当代民众生活。

  风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设计·中国:(据了解)您对中国的风水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中国的风水文化历史悠久,但在当今社会中,却给人一种半信半疑的印象,对此您如如何看待?

张瑞: 风水,也称堪舆学。顾名思义,堪舆含天道(天文、时间、空间)和地道(地理、自然环境)这两大文化范畴。天地人合一这一文化主轴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人与天地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文化理念。“风水”其实是很民间的。比如“风水”常讲背山面水,古代人们生存条件恶劣,“背山”能够防风、保暖,“面水”才能方便农作物耕种、灌溉。中国人信祖先,信阴阳轮回,信善恶有报,信风水,其实这都很朴素的生活观,世界观。就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和传承。和其他的信仰没有什么区别。家父常说:天道地道人道一贯,天理地理人理一理,悖天违地何求堪舆,法天象地自得心源。现实生活中对风水的误解只不过我们把它意识形态化,标签化,妖魔化了,非此即彼了。

  中医和风水是古代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现在中医在世界范围内慢慢认可,中医讲化解,讲整体和谐;西医信手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些疑难杂症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诊治。效果比一种方法要好,风水也是如此,现在谁还在说说中医是巫术呢?

设计·中国:风水文化在建筑领域中运用的最为广泛,建筑也如同成为风水文化呈现的载体,两者之间有怎样的互补关系?

张瑞:“风水”的存在不能孤立地看,它存在于中国的大文化之中。中国的文化其实就是“和”文化,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和谐社会。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过程当中,一直在追求“象好”和“向好”的过程当中。“象好”指的是气象万千、视觉美好;“向好”指的是趋向美好。在现实生活当中,就是通过观测、勘查,分辨等方法找到和创造人的理想宅居环境,从而与这个宇宙和环境和合相生。

  中国人自古就喜欢“不动产”。我们现在所看到留存较好的宅院,比如乔家大院、恭王府等等,都是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后自建的民宅。这些经久不衰的民居,其建筑及装饰细节,处处彰显主人的和合向好之念,他们绝不会兴建的奇奇怪怪的建筑。在中国,大到一座城,如北京南京,小到一个民居四合院,一直遵循着与环境和谐相生的设计观。因此,当今时代,建筑规划和传统风水文化应当有个很好的结合,一些大学已经开设风水理论课。

设计·中国:书法、风水都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要达到更高的成就,就必须在传承的根基上加以创新,使之融会贯通。在您所思所想中,您认为创新的突破点在哪?

张瑞:存在即合理,风水信仰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我们需要正视它,而不是忽视或视而不见。但是对任何文化也不能全盘接受,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升创新,与时俱进。我们要包容、接纳、挖掘传承其有价值的内容。

  设计创新:和谐融汇, 匠心独运

设计·中国:翻阅您的设计经历,您曾多次国内设计大奖,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最喜欢、最满意的一件作品吗?

张瑞:也谈不上最满意,只是运用了自己喜欢的视觉语言,最终作品与自己的想法比较契合而已。去年底,我受邀参加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的2022北京冬奥会形象推广设计大赛。历时五个月,经过三轮评选与多次专家评审,从全国600余件参赛作品中共评选出十件入围作品,我的《水墨冬奥》入围前三名。这个作品是团队设计作品,设计小组成员包括滨州职业学院的张琦老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孙强老师和张培源老师。

  《水墨冬奥》系列海报采用中国传统书画所独有的水墨技法,以水与墨的和谐融汇表达中华文化文明、包容的国际品格。以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及大境门 (万里长城第一门)等建筑古迹为背景,凸显第24届冬奥会举办地绵绵古今的文化活力,展现中华文化的发展史、文明史以及“天地人一”的文化理念。

  这一创作手法,显然和我本人的成长经历分不开,和我们前面所谈的几个兴趣关键词分不开。无论是书法中的浓淡、干枯、黑白、疏密,还是武术运动中的节奏、韵律、收放、张力都在这一作品中试图去表达了。运动海报主体人物取写意、夸张的艺术手法, 展现冬奥七大项目运动的矫健竞姿、运动张力和纵情严寒、拼搏进取的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人类与自然共竞共生的文化理念与追求。欢迎海报由冬奥标志和标语为主,配以雪山、赛道、长城、天坛等元素组成。标志上方七彩雪花取北斗七星布局,斗转星移、运动不息,代表人类进取不止的奥林匹克精神,寓意七大洲运动健儿在中国北京欢聚一堂。由此可见,这些创意的元素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它是中国举办的冬奥会,是与其他21届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及艺术语言有着根本不同的。还有一个月时间,第22届冬奥会申办城市就要确定了,我们期待北京好运吧。

设计·中国:那您认为怎样才能有创新,能给我们提一些学习的建议吗?

张瑞:首先,建议大家多学习传统文化,从中国浩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滋养,“形于中”才能“发于外”。如潘鲁生院长强调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设计上以东方文化为主体、西方文化为应用,通过包含丰富民间智慧、信仰、生活意涵的工艺转化、工艺现代化,实现具有我们自己文化意象的设计和创新。我们必须建构属于自己的设计意象,它是一种民族意象、文化意象、美学意象,仅有先进的科技是不够的,必须有文化的养分,有来自生活的、艺术的、美学的涵养,工艺美术是天然的土壤和母体。所以,必须从文化意义上深刻认识工艺美术中包含的价值理念、基础工艺、造型形态等,进一步建构它与当代生活和创意产业的联系。

  其次,建议大家坚持读书、实践和感悟。我始终主张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广泛涉猎。所有的人生体验,均可化为内心的体悟积淀,成为创意的来源。这样的创意才是生动的,能够触及人的内心的。好的创意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设计应当在于设计之外。真正影响设计能力的并不是设计艺术教育本身,而是实践和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创新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一时兴起。创新必须对所创新的有厚重的理论和实践根基,要兼收并蓄,勤于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否则无从创新。比如,若在书法上有创新,那就必须有扎实的描摹字帖的基本功训练。创新必须有自己的东西,嫁接别人的只是借鉴,有心用心的创造才是创新。

  北京2022冬奥会主题海报优秀作品:《水墨冬奥》

  教学:循循善诱,携手共行

设计·中国:课程教学方面,您曾获中国包装事业突出贡献奖和先锋人物奖,您的课程获得了中国之星中国艺术高校八大精品课程之一;《包装设计》、《品牌策略》 在我校的两次教学比赛中都获得一等奖。能否谈一下您是如何授课的?

张瑞:作为教师,上好课、教好学,这是责任,也立身之本。对于获奖,我想并非是我的授课特别精彩,或者特别出色。我认为用心上课非常重要。用心上课不仅仅是面对学生,更是创造全新的自己,貌似平淡而重复的课程讲好了很难,我要带领“团队”一起去发现和创造设计之美,因此在每一堂课,所呈现出来的是对一个课程的思考及有效的逻辑安排。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的思维存在跳跃、感性、碎片化和不系统的特征。我会在有些课程设计中会突出系统、计划、步骤这三个关键词。作为教师,应当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前,告知他们一个做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环节,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力和问题的解决力。

  当下的教学设计必须重视两个能力的提升,一是重视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能力。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改造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长的过程。更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还应遵循生态性的教育理念。生态是一种成长的状态,是内力的觉醒,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