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岩:书籍要从整体设计

发布: 2012-11-28 00:00 | 作者:惠岩 | 来源: 设计·中国

  编者按:惠岩,一位来自设计大学、活跃在书籍设计领域的青年设计师。曾完成《手艺创意》、《手艺调研》、《设计艺术杂志》、《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摄影作品集》等优秀的书刊设计。他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很多借鉴于传统民间艺术元素,综合运用各种特殊印刷工艺,风格朴素大方,具有淡雅的文化气息。他的海报作品也曾多次参加国际重要的设计展览,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他的作品在首届金美奖(CMD)中荣获最佳书刊设计师大奖。 

  设计·中国:设计师是艺术家和工匠的结合你参加金美奖评选的作品中,哪份是你最满意的作品?这件作品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惠岩:是《设计艺术》杂志十五周年纪念刊。其实谈不上最满意,只能说这个杂志做出来的效果跟自己的想法相契合。它是一个整体的杂志设计,是设计艺术杂志十五周年历程的见证者,通过印刷工艺把这一想法体现出来,这个理念和想法让我很满意。 

  设计·中国:作为一名年轻设计师和书刊设计师,同获“最佳书刊设计师”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惠岩:我个人觉得这次获得这个大奖很偶然,所以自己并没有考虑太多,就想单纯的做书。当做的书到了一定的数量,在做书过程中的一些理念和学术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就能够体现出来了,而且能通过书把自己的一些理念传播给读者,让大家领悟并能产生自己的思考,这个结果让我觉得很开心。 

  设计·中国:你是如何走上书刊设计之路的?对于这个职业有什么个人体会? 

  惠岩:最初自己开始做书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我从刚刚上学就开始做,那时是从很基础的封面开始做,整体的书比较少,之后就慢慢涉及到版式、再到整体。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封面花哨一点会引很多人,对书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不够全面,觉得只要把封面做好就可以,直到毕业的时候才慢慢意识到做书应该要从整体把握。比如,吕敬人、陆智昌他们做的书封面虽然很简洁、素雅,但是他们做书的过程却从整体去把握,做出来的设计和书的内容结合的非常好。如何把握书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则是我在后期才注重的。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读性,如果书的外表很艳丽华贵,却不适合去读,那么这本书就没有太多的价值。在做书的时候如何能够让艺术性和可读性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合,这个是很重要的。 

  设计·中国:从事书刊设计工作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悟? 

  惠岩:开始做设计是因为当时学校开设了这个课程,之后自己也去过一些设计公司实习,那个时候很多东西都是样本,做的东西比较商业化。毕业之后在出版社工作,接触的东西就开始走向多元了。不仅包括单纯的设计,还牵扯到和客户打交道。学会怎么和客户交流,领悟到他的书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最先作书的时候自己直接从题目去做,认为只要把客户想要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就是重点,比如给一个展览做书,在版式方面就做的很华丽,认为这样可以吸引眼球,其实大家现在常常谈简洁、简约,认为只要这样,书的品质各方面就会得到提升,这些都只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在简洁简约的基础之上和内容紧密的结合,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地方。 

  设计·中国:一个书刊设计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精神? 

  惠岩:不同的书刊对设计师要求不同。就纯文字的杂志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原始素材的应用,适不适合你要做的设计,当你有自己的想法时,他提供的素材让你的想法不能实现,这样就会让你的设计很受限制。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原始资料这方面。其次就是设计的版面和字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应该关注这两个关系之间的调整。其实书籍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当于编辑的工作,也要涉及文字、图片、版式、整体风格的编辑,在这个知识结构中的各个方面都是有要求的。设计师是艺术家和工匠的结合,设计师要去学着驾驭这些提供给你的元素。  

  灵感产生就像是一个程序  

  设计·中国:就现在书籍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你有什么看法? 

  惠岩:多数人现在都认为书籍这种传统媒介已经受到网络等媒介的侵袭,甚至一些环保主义者认为书籍的继续沿用是对环境的破坏,但是就目前的行情来看,书籍设计的发展肯定是会继续向前走的。书籍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很大程度是取决于人的习惯,它能够一直存在就证明它有价值。不可否认现在的书籍发展环境比以前较为苛刻,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一些精品的东西才能存活下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则更加有利于书籍的发展。 

  设计·中国:你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有很多借鉴了传统民间艺术元素,你是怎样把你的作品和民间艺术相结合? 

  惠岩:这个主要看做的书的主题,就《设计艺术杂志十五周年》来说,书的主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到 比较“中国”的元素。不同的设计、内容会有不同的风格,在做设计的时候我也会考虑一些时尚的、传统的和中西之间融合的元素。我觉得用中国元素,特别是民间艺术元素的时候一定要体现设计师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中国元素、民间艺术,大家都单纯的认为它仅仅是中国的,没有意识到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就如莫言获奖就可以看出来,他的文字是中国味的,但是他向世界传递了中国风之后,也把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融入到了世界文学当中。 

  设计·中国:如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一本书也应有自己独特面貌和品性,如何去寻找一本书的形态? 

  惠岩:很多时候并不提倡在一本书里面参杂过多的个人喜好在里面,你无论是做杂志还是做个人的出版物,最重要的是结合主题,去体现他们的作品理念、情感、其中肯定也有设计师在做的过程中一些个人的倾向,比如图形的选择、色彩的倾向。但是如何把你的个人喜好和书的主题融合在一起,并且发挥更大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设计·中国:在设计过程中,你的灵感或创意通常是怎样产生的?怎样定位一件好的书籍装帧作品? 

  惠岩:设计的经验积累多了,灵感产生就像是一个程序一样,当客户告诉我一个主题,一些基本的元素、图形就会出现在脑海里。当然设计初期肯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元素,现代、传统、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纸、什么样的印刷工艺,如何去结合,如何从中挑一个最适合这个主题,这是最能考验一个设计师的能力的地方。就美国总统大选来说,竞选的视觉形象设计系统不仅仅符合奥巴马的形象,而且十分利于传播,主题表现明确,整体风格也很符合他的主题倾向,中规中矩,用传统的表现手法——绘画去做,然后用一个很好的理念去支撑,这就是很完美的表现。将理念正反之间的运用,并且诱发读者的好奇心、做得有意思,是值得考究的地方。 

  设计·中国:对于某些设计师来说激情十分重要,你有什么方法保持好的创作? 

  惠岩:对新鲜东西的摄取、最新最前沿的设计一定要关注,但是不能只盲目的关注设计,要从各个方面都要关注:文学、历史、体育、音乐、绘画、艺术等,特别是一些当代艺术,把一些你摄取到的东西和你的设计表现的主题结合起来,那样才能产生灵感,保持好的创作。 

   编辑:曹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