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剑青:公共艺术的城市职责与文化维度

发布: 2013-01-11 00:00 | 作者: | 来源:

  

    编者按:翁剑青,北京大学,教授。文为翁剑青教授2012年12月20日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召开的城市公共艺术论坛上所做的演讲。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加快城市化建设暨引进国际有关“公共艺术”观念以来,已在公共艺术的观念、理论及方法论方面进行了初期的探讨与实践。而在介入21世纪初期之后,已逐步进入了加深观念形态的认识和具体化实践的新阶段。这恰是需求中国自身公共艺术发展经验和理论的阶段。

  当下的主要问题和需求,是如何结合和应对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情形,建构和拓展当代公共艺术的城市职责和文化价值。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性和成就的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形态。人类在其历史的创造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成果是语言和城市。而今,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和语言方式,将负有建构——更具有公共性、审美性、生活化、生态化的现代城市文化之职责

  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当代公共艺术的城市职责与文化维度:一是关于城市记忆与地域特色;二是城市机能与美学体现;三是社区的振兴和公民素养的培育、四是遗产保护与艺术再造;五是生态城市与多元文化。

  城市记忆与地域特色

  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质不是外在的视觉美化和环境装饰,而是承载城市历史和市民共同记忆的艺术表达;它是城市精神、公共意识与地域文脉的艺术显现。比如秦皇岛北戴河,有很多国内外不同阶层的著名人士对它的形成事件形成踪迹进行梳理。通过一种跨时空的处理,从秦皇汉武至近现代名人纷至的历史进行超现实的表现,,用火车进行一种时空的穿越,旅客可以在这里住脚、玩耍、留影,而且可以对一个城市的文脉和历史有所了解。

  成都宽窄巷子的墙体艺术:在一个社区、小学和周围新开放的一个商业区域中有一堵墙,艺术家把它作为一个墙体艺术。用考古学的方式,把战国至汉唐以来的墙体砖砌样式及营造工艺进行考古学意味的展现,以追溯城市文脉。

  中国美院的杨琦瑞老师,在浙江的中山路的改造中,面对从政府到开发商再的方方面面以及城市的GDP上升等原因,大量新的商业和住宅园区在开发,老城市快速消逝的现状,他们用墙体艺术的手法,把老的家园、老的住宅空间通过这种墙体艺术来进行一种贫民化的叙事,包括当时南宋的官窑窑址它的局部的记忆。并且在中山公路开发中,发现了从南宋一直到明清的地层,通过微型博物馆的方式放在社区里面,让人们能够看到一个城市历史的文脉,来向人们展示这个社区和这条街的历史记忆。

  城市的机能与美学体现

  城市不是一张名片而是一种共享的生活。城市公共艺术担当着建构城市生活品质及环境品质的职责。因此,它理应融入城市规划、建筑和景观形态以及公共设施的整体建构之中。它构成了城市景观美学形态的基本因素;也是城市生活与文化的基本需求。

  地标性的建筑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元素的重要体现。所以建筑艺术在城市里面,从视觉形态一直到审美文化都是很重要的载体,所以公共艺术不仅仅是搞几个雕塑。国家大剧院和地标式建材建筑都是城市基本的文化活动、社会活动和公共活动重要的空间和场域。所以它的形态、功能、审美变化恰恰是当代城市文化的很重要的一种表现。包括展演的场馆的创意、形态、理念和技术运用都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体现。

  北京地铁站以前建设的比较唯美,是一种国家主义内涵的表达,而现在更多是对每一个站的知名性、地方性、它站点的特殊性来进行一种艺术的表达。包括南京的爱心墙,它上面有四千多条爱心真言。南京也是个悲情城市,从六朝文化一直到南京大屠杀,所以他们呼唤爱,呼唤社会的公共精神。所以艺术家用四千多条不同国家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社区的振兴与公民的培育

  从城市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上看,一个城市大可以大到它是一个社区,但一个城市也是由若干细胞组成,这个若干细胞恰恰是它不同的社区,所以说社区的振兴是城市的根本,城市化的过程恰恰是在不同社区的培育当中的。社区公共艺术不是某种形式和题材的相互拷贝,而是一种植根于社区生活的自然生长。所以促进社区振兴与社群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培育具有社会意识和良好素养的公民,是当代公共艺术的社会学要义之一。

  老舍的《龙须沟》,讲老北京低层社区人民的一种非常悲惨生活状态。后来,由于政府的介入,又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从49年一直到上个世纪末,对龙须沟进行了三次改造。虽然它的艺术水准不高,从专业的角度看它的质量不算高,经济投入也很小,但是它的艺术内涵仅仅是扣住社区历史发展的。后来由于现代景观和住宅的改造再加上公共资金的投入,社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其中的一些艺术符号是把老舍书中的一些人物。在社区里面打造一种公共空间,很多的社区文化教育和每年的社区节日,里面的文教、语言教育、卫生教育和科普知识都是公共艺术的介入形成的社区的振兴。为社区的文化活动、社区市民意识、公众参与意识和社区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平台。

  上海普陀区“曹阳一村”公共艺术活动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执行,对小区未来住房的改造提供了一种概念的设计,通过一些公共设施的再建设和社区的心理化活动,唤起大家对社区的共识。上大美院学生把时尚波普艺术及至简艺术置入社区空间,增添了新意并便于楼群单元的视觉识别。使老的“工人新村” 焕发活力。

  另外就是广东的玫瑰园社区,是广东美院和香港设计公司合作,在对广州玫瑰园区公共设施中的社区剧场,社区公共活动场地的打造上,做出了很多具有尝试性、开创性的事情。把一楼大部分打造成公共空间,成年人去上班,孩子和老人还有一些残疾人可以共享这个空间,他们做了一些地景,为孩子们的玩耍提供了公共家具。包括杭州的中山中街每一两年一次的国际旅游文化活动,这种活动把国外的歌舞和当地的商业文化结合起来,对拉动地方经济以及带动区域的文化旅游起到振兴作用。

  遗产保护与艺术再造

  由于现在城市产业的更新换代以及城市由纵向到横向的发展中,很多城市的老产业通过更新换代被置换,那么对于园区的生态和园区作为城历史的再造,包括场地的使用,那么从规划师、设计师、艺术家以及景观设计师怎么来建筑,对于其中区域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及区域景观的再造会起到好的作用。那么公共艺术以此为市民以及文化娱乐和知性的传播,包括北京“798”,通过一些报道,艺术家的活动,包括一些时尚的文化产业的介入,来拓宽公共活动空间和一些新兴的文化产业的介入,通过再利用来进行保护。包豪斯事务所在50年代为北京建立了“798”这一工业遗产,为空间再利用领域做了很多尝试。沈阳的工业区,会经常有一些由政府到社会共同完成的艺术活动,鲁迅美院的艺术家也对这一区域进行了一些改造和利用。比如在世博会期间,把上海江南造船厂废弃船坞作为下沉广场及舞台的改造利用,等等。这些事例都说明,工业遗产记叙着产业文化和城市光荣,成为当代城市文化和新兴产业的孵化园区。

  生态城市与多元文化

  因为公共艺术是城市生态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一种必然的反映,也是即城市生态以及多样性的重要维护。城市公共艺术是市民群体与艺术家多元参与,以及利益相关体的一个体现。2004年成都的活水公园获得联合国景观设计大奖,那么公共艺术应该是为城市的生态建设以及今后新兴的公共空间提供一种支持。其中,他可以把城市的环境建设与审美文化建设相统一,把南湖的水通过泵打到园区里,通过植物的净化的方式,让紫外线进行照射植物的根系来吸附有害物质,让细菌通过物理化的处理以此来净化这些水。这条河是民族工业很重要的一个地区,但是由于城市化以后大量的工业废水和民用废水的流入,所以形成了一种污染。那么通过公园的这种水的净化体系,在提供了公共空间的同时也把生态的效益与理念带入城市,所以孩子们可以在里面嬉戏、摸鱼,完成中小学里的自然课程,周边的居民也可以带着孩子在这里休息、玩耍,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公共空间。

  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的设计,也是将水引进来,通过植物的物理处理把水净化以后再用到世博园的用水、植物浇灌上,也成为了上海市民的好去处。在它其中的处理方式也十分有趣,对于景观的打造不用观赏性的花朵,而是设计师与景观设计师根据不同的季节以及当地的不同农作物,把每年农作物的种植内容和时间表公诸于社会,让人们知道每个季节这里有怎样的种植项目,这让人们对于种植历史会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最近在浙江西溪湿地,杭州中央美院做的一个国际雕塑“沉没的花园”,这里有一些对于空间的利用,对于原生态的理解,这个作品其实是对历史的追溯,同时也带着淡淡的忧郁,试图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还有现在的很多艺术,不在是一种唯美的,它会做一些有技术含量的装饰,游人可以通过天籁装置,欣赏其捕捉到的鸟声、虫声、风声、雨声,通过建筑师互动和自然有一种对话。

  我在这里强调的公共艺术在城市生态当中也担当着社会批判的职责,他不仅是社会美化的问题,同时也是对社会政治、公众的关心。在之前的上海双年展里面,塑造农民工雕塑的形象显示了艺术家会对政府有一种期待,例如三农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是一个瓶颈,农村如果得不到发展那么城市化就会是一种空话,对于现在的过分物质化与拜物主义的一种批判其实在公共艺术中有这样的反映。另外就是一种生态化、平民化。例如在1999年做的一个“为城市树碑立传”找来建设这个城市的市民阶层来给他们树碑立传,把他们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生活纳入到艺术的表现范畴,缩短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其实在国外旅行经常看到一些微讯式的方式,它来表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你在不经意之中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幽默,将生活经验在不经意间体现出来。在北京的地铁站里就有很多微小的方式,把审美文化和视觉文化带到我们生活的空间中。从事公共艺术的职责之一既是要建构和激活城市的公共空间。公共艺术是与公共日常行为发生某种互动和融汇的这样一种艺术空间。

  最后我要说的是,21世纪初以来,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艺术形态呈现一种多元化的模式,国际经验也不断地引入和消化,公共艺术的城市建设方式和价值体现不再局限于艺术及艺术家的自我表现,那么艺术家和理论家逐渐认识到应该避免行为在纯粹的视觉美化的这样一种浅显的层面,要开始致力于公共艺术的商品化和权力小众化这样一种倾向,开始逐步的注重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本质以及公共生活需求的一种有机关系,立足社会学、政治学和生态学的视角去审视公共艺术的城市职责和文化的维度,这是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的一种希望和需求。

  演讲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