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对比是怎么产生的?
什么时候能拍到冷暖对比的照片?
以及如何调出冷暖对比的照片。
先给大家讲明一点:
冷暖对比的风光不是后期调出来的!不是后期调出来的!不是后期调出来的!
强行通过后期调出来的(不如说是涂上去的)冷暖对比,很丑!很丑!真的很丑!(不举例了,举例伤人心)
首先,在每个日夜转换的神秘时刻(真的神秘吗?),天地间都会呈现出不小的色差,这样大规模的色温差导致了画面本身就存在于冷暖色调之中。
其次,人造光源也自带色温差。
最后,一些物体表面存在的色彩和环境光线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画面产生冷暖比。
下面是一些例子。
城市灯光与天光的色温差
这时,黄昏已经结束,城市正在入夜。正巧巴黎的街道有着色温很低的路灯,形成橙色的街道车流。而云层之上的天空仍然处于Nautical Twilight的照射下,呈现出浓浓的蓝色。
此时,我以埃菲尔铁塔上,大功率的探照灯为白平衡的基准,把那束光芒调整为白色,天地间就自然呈现出了强烈的冷暖对比。
然后根据自己喜好,适当增加【橙色】饱和度,并且将【红色】与【黄色】进行适的色相偏移,增强橙色的范围。
但根本上仍然是依靠着前期本身存在的色温差异,进行一个尊重事实的调整,而不是变魔法一般地修改画面色彩。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张图,也属于这种。
建筑表面与路灯的色温差
同理,以左下角建筑物的白色墙面作为白平衡的基准,让万里无云的天空和建筑呈现出高色温冷色调,而立交桥上的车灯与路灯则自然呈现出低色温暖色调的状态,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人造光源与特殊自然环境的色温差
雪面的影子是蓝色的,这是一个很基本的常识(南方宝宝说,我们不知道)。
因此,对比第一张巴黎入夜的图,这里被微弱的天光照亮着的屋顶,正好如同白天处于阴影之中的雪面,自然地泛着微微的蓝色。而城市的街道不用多说,昏黄的路灯自然是低色温暖色调,正好就形成了这种强烈的对比。
如果画面中房屋的顶部没有雪,那么显然不会泛出蓝色。
人造光源之间的色温差
比如这两位哥,就处在不同色温的灯光照射下,也就有着冷暖的对比。
这种情况只能看脸,遇上就遇上了,遇不上也没办法强求。
什么时候能拍到冷暖对比的照片?
说了这么多,你们应该能领悟到,拍到这种自然的冷暖对比是非常讲究时机的。很多时候有着金灿灿的夕阳,但天空时刻未到,就不会有着强烈的蓝色,强行调色只会显得失真。
我给大家举几个反例:
反例一:顺光夕阳与天色对比
因为顺光机位的Magic Hour比逆光机位的来得早(因为离夕阳远啊,在东方/日出则反过来),因此往往顺光机位金色恢弘的时刻,大气的色调并没有很蓝(因为高空中太阳的位置还很高),也就无法强行调整色温差。
比如这张也是,没有上一张那样厚厚的云层,能很清晰地看到天空,然而天空并没有很蓝。靠着GND压制的色彩有着比较沉着的蓝色,但仍然不如巴黎那张蓝。因为处于黄昏更早的阶段
反例二:根本没到有冷暖对比的阶段
此时的太阳只能叫西斜,还根本没到大规模火烧云的阶段,也就不可能存在很强烈的冷暖对比,这已经是德味十足的徕卡CCD加蔡司镜头的色彩,仍然不可能在这个阶段获得强烈的冷暖对比。
如何调出冷暖对比的照片
先说说,为什么冷暖对比的照片不是靠后期强行调出来的。
当然咯,冷暖对比与后期调色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都基于较为准确的白平衡之后,进行色彩的强化,而不是强行加冷暖变魔法。
冷暖对比的后期主要有两方面:
1.粗暴地通过白平衡调整,让冷暖色调都能呈现出来。But,如果色温显著偏向冷暖中的一方,则不会出现冷暖对比,而是冷或暖与白色的对比(回去看前面,前期前期是多么要紧)
2.分开强化蓝色/青色 与红黄橙的饱和度与色相。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
总结一下这张图的前后期要点
3.前期是通过华为手机超级夜景模式拍摄出来的。
4.拍摄这样冷暖对比照片的时机是在城市灯光亮起,但天空还没有黑完时
5.通过蒙版工具,分别将路面的白平衡调成偏橙红,将天空和建筑的白平衡调成蓝青色
6.通过饱和度画笔工具,降低建筑和天空的饱和度,让它呈现冷峻的感觉,而不是傻蓝傻蓝的
7.注意咯:画笔工具的操作是会叠加的,画的时候要涂均匀了,不要画花了
8.使用局部工具增加建筑的结构,降低天空的结构,让锐的锐,柔的柔。
(编辑:王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