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设计,都是在为未来写故事

发布: 2021-12-26 23:47 | 作者:曹梦圆 | 来源: 设计艺术

“好设计就是好生意。”

半个多世纪以前,IBM创始人Thomas J. Watson的这句名言,一语道破了他对设计的先锋认知。但在很长时间里 ,设计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美国经济学家Philip Kotler曾分享过他与某位创业者的一段对话,他询问对方是否打算请设计公司,这位创业者回答:“不需要。我的工程师会帮我设计产品,隔壁邻居会帮我设计logo,营销经理可以设计说明书......”

Philip Kotler用这个典型的故事来说明传统经理人狭隘的设计视野,早在1980年代,他就提出了这一点,“设计,是强而有力却被遗忘的策略工具。”

美国设计管理协会花了10年时间去跟踪研究设计与商业的关系。研究显示,苹果、耐克、百事等设计驱动型企业在过去10年的回报率比标准普尔500企业高出228%。这就是设计的价值。我们常见的认知误区,是以为设计只是关于标签颜色或者包装形状之类的事情。管理学大师Tom Peters 指出,“最愚蠢的错误,莫过于把设计看作流程末端负责收拾烂摊子的环节。其实,设计是需要首先开始的工作,并且包含在每一项工作之中。”

“我们希望带来的是一种价值,不止于设计。”

如果着眼设计,去想象一个公司(品牌)的未来,挪威建筑事务所Snøhetta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样本。也许是环境使然,Snøhetta的作品延续了北欧文化中重视和自然亲密接触的基因,甚至被看作是“挪威的明信片”。但走出挪威,Snøhetta在全球各处落地的项目,大到国家公园、歌剧院、酒店,小到半山私宅,Snøhetta关注的,都是人身处其间的体验,空间身处其周围环境中的适宜性。即便是在中国为汽车厂商造一处生产基地,Snøhetta的想象,也充分把日光、绿地和树木的自然因素纳入其中。纵观Snøhetta的作品,人,永远是空间的主角。他们曾为Polestar极星设计了位于成都的生产基地。

建筑的中央位置有一个充满绿植的玻璃中庭,在视觉上将不同的空间连接在一起,同时作为公共空间,营造出和谐共享的氛围。

它不太像是一个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工厂,而更像是个艺术体验中心,把人的体验感充分考虑在内,不只是关注到工人、研究人员以及设计师如何在这里互动合作,也考虑到来访人员的感受,玻璃空中走廊可以让所有来访者都安全地进入车间,见证整个工厂的生产过程。Snøhetta合伙人Robert Greenwood曾在采访中说到:“我们希望带来的是一种价值,一种对人、对社会、对生命的态度和看法。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形成一种手法和风格。我们希望每一个项目都是独特的,经过全身心投入工作和探讨,针对当地的文脉,形成唯一的作品”。Snøhetta的获奖作品奥斯陆歌剧院一直以来都被人津津乐道。它以浑然天成的姿态融于城市生活,具有绝对的开放性,屋顶上不仅可以散步,还是坐下休息观景的绝佳之处:右边是峡湾中的岛屿,上面矗立着传统的夏日度假小木屋,屋子被漆成亮眼的色彩,左边可以将奥斯陆市中心尽收眼底,身后是如同仙境般的群山。

眼下,日趋城市化的环境使人们更加渴望与自然接触。Snøhetta的思考与实践也一直在关注与自然的连接,比如Under水下餐厅。

在挪威南部的林德斯内斯,Under餐厅将当地的海洋生态系统呈现在人们眼前,使顾客得以体验到神秘而奇妙的水下世界。它看上去就像是要滑入大海中,建筑师的原意是要融入其环境,混凝土外壳则像是海边凸起的礁石。因为主要用餐区位于海底,为了确保良好的能见度,使用了微弱的室内灯光来营造渐变效果,一方面吸引海洋生物游到落地窗前,另一方面也让深色海水更加突显。

一个11米宽、3.4米高的水平窗提供了一个通向大海的视觉入口,从窗户看到的景色会随着时间和季节的推移而逐渐变化,海水的颜色会从严冬的蓝宝石蓝,到夏天藻类生长的翠绿色,与蓝色和绿色的隔音板形成呼应。

设计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资格当CEO。

过去十年,前百强公司中有40家雇佣了首席设计官(CDO),比如苹果公司的Jony Ive,罗技的Alastair Curtis,Lyft的设计副总裁Katie Dill(曾任Airbnb的体验设计总监)等等。但根据麦肯锡一个大规模新研究,几乎没人知道首席设计官负责做什么,只有17%的设计领袖认为自己处于能充分发挥价值的位置上。麦肯锡的结论是,90%的公司都没能充分利用设计师的才能。Polestar极星也许是个特例。“我希望自己不是只负责外形设计,而是能塑造出一个新的电动车公司。现在设计师的工作范畴已经不止于汽车的外观。我们要参与品牌、工程设计、生产过程、市场营销等等环节。我认为设计师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资格当CEO。”讲出这段话的人,正是Polestar极星CEO Thomas Ingenlath。

他在汽车行业已有近30年工作经验,自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设计学业之后,先后在奥迪、斯柯达和大众担任设计部高层职务。自2012年加入沃尔沃担任设计总监之后,Thomas Ingenlath又带领团队更新了沃尔沃整条产品线及内外饰设计。他曾表示,“熟悉我的人都说沃尔沃与我非常契合。我从来也不是那种可以即刻投身拥挤人群的人,他们可能会喜欢快速和喧嚣的设计,而我不喜欢。我喜欢沉入事务的表面之下思考,如果这些思索运用得到位,那么设计之美就会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展现。”2017年,Thomas Ingenlath掌舵Polestar极星,开始以CEO的身份为这个初生的品牌种下设计力的种子。

同一年,极星首款产品电驱混合动力GT轿跑极星1甫一亮相,就甩出极致设计的利器,简洁流畅的车身线条,和轮廓分明的外观设计,一看就是Thomas Ingenlath的手笔。细节之处更见功力,一枚能投射到玻璃天窗的极星标志,以及不同于其他GT跑车的位于后备箱中带有“Polestar 1标志”的黄色走线,都是既先锋又不会喧宾夺主的巧思。

极简克制的美学基因也延续到了极星2的设计当中,但这种删繁就简的框架下却又藏着前卫独特的设计细节。

包括中控面板、带有极星星标的镂空式挡杆设计,以及性能套件搭配的每一处金黄点缀,都成为设计细节制胜的关键要素。点阵式前隔栅和前大灯让它在一众电动汽车中尽显个性,这不只是出于美观的考虑,两个前大灯分别内置了能够保证超高精度投射的84个独立LED光源,具有能够自动识别行车的智能技术,可以保证驾驶员在保证己方照明需求的前提下,切断照射到脸上的光源,避免对方炫光、造成危险。汽车制造在传统语境里一直是工科生的天下,但在“以设计为驱动力”的Polestar极星,一旦你深入下去,了解到设计如何帮助业务的各方面相互促进,就能真正认识设计的力量。

设计走向大众化的未来,世界会是怎样的。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品牌成长、避免被颠覆,进而大跨步地前进,那Thomas Ingenlath的答案就是设计。在设计走向大众化的未来,世界会是怎么样的。去年,极星主办了一场以“Pure纯粹”为主题的全球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从电动跑鞋、全电动无人驾驶汽车,到充分体现极星极简设计调性的奢华电动游艇,与21世纪航空探索技术相结合的飞艇,带领我们展望了20年后的未来。

而今年设计大赛以“先锋”为主题,旨在展现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变革的新思路,包括应对气候危机的举措,设计创意包罗万象,涵盖建筑、飞机、汽车、无人驾驶送货车和电动自行车等。

于这家车企而言,设计在这里生根发芽,生长出来的,不只是性能、设计与技术创新交汇出来的产物,更是闪耀街头的艺术品。今年10月,Polestar极星宣布与X美术馆合作推出极星艺术车,就是要和年轻的、新兴的艺术家站在一起,通过艺术的视角探索未来汽车行业领域更具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无限可能。艺术家将以极星 1 为创作原型,创作属于未来的设计。

X美术馆创始人黄勖夫谈到:“为大众带来创新的艺术实践是X美术馆所推崇的目标之一,我很期待本次合作可以孵化出一种全新概念下的艺术车,颠覆人们的认知和预期。” 艺术与科技的共生交融关系也是X美术馆长期关注的议题。9月初,由极星赞助的“异物碎片”展于北京X美术馆拉开帷幕,极星与X美术馆的深度合作也由此正式开启。

最近,适逢极星 1进入最后一年生产周期,极星在全球范围内开创性地发起了Art for Art项目,希望借由艺术品置换的方式,与艺术收藏家及爱好者们建立起深层连接,让艺术交流再次延展。而Art for Art 项目在中国市场迎来的首位客户,正是黄勖夫,他以私人珍藏的艺术品,置换极星品牌最具象征意义的极星 1。

“和其他许多老牌汽车品牌相比,极星更加年轻,”黄勖夫此前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有很多电动汽车公司,但他们都相对千篇一律。X美术馆和极星都不想屈从于大众的品味。”

这似乎也能够看作是极星创立的在线设计社区Instagram(@PolestarDesignCommunity) 的另一种跨界延续,为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分享灵感、展现作品、探讨设计理念,且可与品牌直接互动的可持续性开放平台。而这间公司的未来叙事,或许就藏在这些天马行空的艺术设计创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