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发布: 2014-06-16 00:00 | 作者:CAFA ART INFO | 来源: cafa.com.cn

导读:

  继2008年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奥运文化项目“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及2011年“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展览后,“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于2014年6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再次亮相,向观众们展示国际新媒体艺术的最新成果。

  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作为三年展项目,是中国美术馆的学术展览品牌项目,展览将汇聚来自全球最新媒体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展现艺术与科技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的发展状态。中国美术馆作为全球第一个将“新媒体艺术”列入学术视野,并成功实现三年展规模的美术馆,自2008年举办第一届展览以来,吸引了大批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展览不仅在国内与国际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也成为公众每隔三年翘首期盼的重要文化活动。

  新媒体艺术的“新”,不仅表现为媒体与技术在物质与工具意义层面上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借助媒体语言的拓展,艺术家们将思维的触角指向新的文化命题,并通过展览展现这个领域的探索成果,和观众们一起在公共领域展开讨论和交流,从而使公众更宽阔地了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新,同时也展现中国美术界在这个领域前沿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展览构成与主题解析:

    本次展览的主题 “齐物等观”意在从事物表象进入关于事物本质的探究,引发在科技条件下对物体的属性与生命涵义的深刻思考。展览分为“独白:物自体”;“对白:器物之间”和“合唱:物之会议”三个部分,以丰富的维度呈现多样化的生态条件与生命的关系,人与自然物质的关系,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透过展览,观众既可以看到不同的物体以一种种超过日常经验的形态提供了崭新的体验,认识到物质生命的存在方式,也可以在对艺术家创作动机与作品不同形态的理解中提升关注自然生态现实的参与意识。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人类对“物”的认识自古以来不断拓展与深化,在新媒体时代,物的形态和属性得到更深层次的揭示,“齐物等观”这个主题联系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物质观与宇宙观,在展览的策划和作品的遴选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自主意识,通过展览有助于推动对媒体艺术文化性的认识。策展人张尕说到:世界是个物的世界。假如没有了物,也就失去了表述, 解读及评议,将不再有激发想象, 编织表象的意指,也将没有了社会和文化。在汉语里,“物”也被称为“东西”, 作为国际性的展览,反映了“东”和“西”这横跨想象中地理两极间的无限。“物” 即“一切之所有。”

  此次展览邀请了来自22个国家的58组件媒体艺术作品,是一次国际新媒体艺术大规模的集中亮相,展览的作品,一方面强调艺术作品作为探讨哲学命题的载体意义,另一方面更是意在突出媒体艺术的科技含量和互动价值,展览中的许多作品需要和观众一起来完成实现。

  科学与艺术的碰撞: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张“金鸡独立”的有着170年历史的老沙发,这是美国艺术家雅各布 • 托斯基创作的《源于内部的平衡》,作品依靠着一条腿来达到永久的平衡,就像一个不倒的陀螺,实际上,这是艺术家对地心引力与物体支点的研究,通过精密的设计,以内部的反应力来对抗外部力量。这样的作品将观众带入新媒体艺术的魔幻世界。

  《有机拱门II》是美国艺术家奇科·麦克默蒂创作的一个特定地点的装置,包括一系列不同大小的充气拱门,它们每天会进行数次有机变形。拱门的造型,让观众如置身于古老而神秘的古罗马建筑之中,而充气拱门被悬挂在屋顶上并不与地面接触,一如近乎无重力的建筑结构悬浮和栖居在美术馆的空间之中。它们透明的皮肤是经过特别设计的高强度记忆织物,在吸收日光的同时,拱门在及其细微的动作中向内弯曲,并慢慢地盘旋形成不同表情的有机体,暗示着新的生命将要到来,犹如一个活的系统即将觉醒。在建筑结构和有机生命体的过渡状态中,在形态的呼吸吐纳中,物体呈现出具象和抽象符号的交替变化,拱门的变化也受到观众的手势影响,每个观众的随机移动同时影响着这个有机体,从而创造一种新的物质形态的混合模式。

  不同媒介的物体都有生命的感动,是这个展览突出的特点。中国艺术家王郁洋的《财务室》,营造了一个普通工作场景,但这个空间中的所有物体——从办公桌到电脑、打印机,从记账单到饮水机,每个物体都有仿真的真实感,但让人惊异的是它们都在微微颤动,如同不断呼吸。同样《对话》是由来自圣保罗的艺术家雷雅纳·坎托尼和莱昂纳多·克雷申蒂合作完成的,是一个自动的语音交互机器,为建立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同步自动交流而设计。艺术家以提出“这些机器使用何种语言?”的问题为开始,由此形成的互动作品显示着机器接受语音输入并重复这些话语作为其表达形式,它好像一个“电话”的游戏,机器“听到”以及传递的信息通过人或技术的错误变得晦涩。当没有观众引领对话时,机器们将互相“对话”。

  《物品之声》是艺术家凯瑟琳·贝沙尔和萨宾·胡东带来的作品——两个巨大的机械化扫帚悬挂在空中并进行摇摆运动。它们时而缓慢的节奏给我们一种悬浮在时间里的印象。它们的超常尺寸传递了一种脆弱并且失衡的感觉。当他们经过并摩擦报纸堆时,刷头内的麦克风扑捉到纸张的震动,此时一个波的扫描揭示了这些日常材料“噪声音乐”的潜力。报纸和刷子也变成了“声音物体”并出在一种连续的不和谐声音中。通过结构的运动产生了不间断并且脆弱的隆隆声。这个装置通过传感器被设置成由观众移动而触发行为。信号被编译以影响机械扫帚的运动,声音信号和在空间中的尺寸。观众们可以通过行为来塑造他们的声音范围。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时间性,“物品之声”在没有人为交互的时候会保持静默。

  瑞士艺术家皮朗的动能作品《行动物| nº 502 – 519》遵循着一种优化的结构性。他的作品动态好像一个视觉事件,又好像一个神奇的戏法,使得作品本身就携带了魔术师的元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也激发了对于动态准则命题的探讨。在《行动物| nº 502 – 519》里小金属圆柱漂浮在近乎神奇的舞蹈中,而在他的另一件参展作品《坠落物 nº562》中也有着同样令人困惑的效果,由于磁力被横向悬挂,材料被暂时磁化,使得作品中的金属球看似失重,但却轻盈地飘落于两片铜盘中,在它们缓慢和几乎刻意的动作中,皮朗的机械作品寻求着一种深沉的观察。

新媒体艺术传播的平台:

    范迪安认为:“此次展览不仅体现出活跃的现场氛围,更体现出学术的品质。”

  展览举办之际,中国美术馆还邀请部分国内外知名哲学界、媒体理论界和艺术界研究“物”这一命题的学者展开讨论,探讨“物”的意义和观察与体验“物”的方法。

  展览期间,中国美术馆组织了志愿者队伍为观众提供导览,并开展大学生走进国家美术馆的高雅艺术活动,展览将展至7月7日。

  展览时间: 2014.06.11至2014.07.07

  展览场地:中国美术馆 2、4、6、13—17、19—21号厅

  图片提供/中国美术馆

编辑:代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