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伦勃朗的“雕塑理想”
伦勃朗对画面进行模糊化处理的技法——厚涂法,这一技法不仅可以用来着色,而且还可以用来塑形。当时欧洲的画家和雕塑家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画家通过在画中创作出像雕塑一样具有实体感的三维形象来和雕塑作品一比高低。伦勃朗则想通过用绘画来塑造实体感和浮雕感。当时,和伦勃朗有类似艺术理想的画家不在少数,卡尔夫就是一个范例。他将注意力集中到瓷器、银器、玻璃制品上,竞争对手是制作这些东西的工匠。他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他能用颜料创造出比工匠们更好的瓷器、银器、玻璃制品。(图1.)
图1.卖家禽的商贩,威廉·范·米里斯
二、作品中再现对象的模特化
认为《夜巡》所描绘的是某个戏剧场景也讲得通,在没有定论的前提下这样理解也无可厚非。通过这幅作品,我们总结出伦勃朗画面的一个重要特征——戏剧性或者讲剧院效果。戏剧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夸张并带有表演性质的人物动作和姿势;二是再现对象身着舞台化的服装;三是通过灯光效果来突出人物的某个部位(比如脸、手)或画面中的某个区域。为了在画面上再现出栩栩如生的戏剧性效果,伦勃朗甚至要借助镜子通过自画像来不断实验并完善画面。
阿尔珀斯认为艺术家接受教育的经历对其创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伦勃朗在拉丁语学校接受过戏剧表演的教育。其画面人物的表演性证实源于此。伦勃朗的自画像很可能借助了镜子,并且把自己当成一名演员来进行再现。阿尔珀斯用伦勃朗的学生霍赫斯特拉滕对上述观点进行了佐证——霍赫斯特拉滕曾建议那些想学习戏剧化情感描绘方式的艺术家使用镜子,还建议那些想在历史画领域赢得荣誉的艺术家将自己彻底变成“演员”。当然,这里的“演员”是指具有表演性的描绘对象。为此,艺术家还需要虚心向真正的演员学习。通过分析伦勃朗的《耶稣下十字架》(1633年)和委拉斯贵之的《宫娥》(1656年),我们发现两人不约而同地都将自己的形象画在了自己的作品当中。我们无法分清他们的动机是否一致,也无法得知二人之间有没有相互影响。
在构图上,阿尔珀斯将伦勃朗(1606-1669)与拉斐尔(1483-1520)进行了对比研究。她认为拉斐尔预先在头脑中形成构图的框架,然后再用草图展示出来。最后选择自己最满意的构图作为底稿(图2.)。伦勃朗则不然:他不断调整模特的动作和观看的视角,直到符合自己的要求才开始动笔。甚至,阿尔珀斯教授还援引德拉克罗瓦对普桑和拉斐尔绘画方式的批评来支持伦勃朗的这种基于直觉的观察。伦勃朗晚期的作品更加重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他认为只有内在的情感和外在的姿势结合才能打动观众。甚至,18世纪中期,阿姆斯特丹一位重要的收藏家认为,就作品中的情感张力、表达方式和明暗关系的处理而言,再也找不到比伦勃朗更动人、更自然的作品了。
图2.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
三、伦勃朗与工作室
伦勃朗时代,绘画是一种利用手工劳动来谋生的手段,是一种很辛苦的家庭手工业。风景画家霍贝玛得到阿姆斯特丹红酒计量员这个待遇优厚的职位之后就停止了绘画。很多画家通过婚姻或谋得其他更好的工作,就会停止绘画。
阿尔珀斯认为伦勃朗在世俗题材的选择上异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他更想成为一位历史画家。这是因为他认为历史画是高贵的画种,需要德高望重的画家来绘制。画肖像画更容易获得经济上的回报。而历史画的订单比较少,要求却非常高。康斯坦丁•惠更斯曾在自己的手稿中称赞伦勃朗的历史场景画。他的作品更适合在工作室中创作(图3.、图4.),在艺术市场销售,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适合去和颐指气使的赞助人或者高高在上的国王接触。但是他也喜欢去再现华丽的服饰。
图3.伦勃朗故居,学生学习空间,授徒为业,阿姆斯特丹
图4.伦勃朗版画工作室,故居,阿姆斯特丹
在不断的实践中,伦勃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比例的人物肖像画。另外,他将大师的作品或既定的艺术规则、权威抛诸脑后。并不去进行模仿。对伦勃朗来讲,借用经典作品是为了超越它,这既是一种致敬,更多的是一种挑战。在上文中我们曾提到,伦勃朗更多从观察模特的现场姿势来构图。伦勃朗通过在工作室内描绘现场试图达到让观众以为就是现实生活的目的。他的这种全神贯注于人物肖像而忽视其他和明暗强烈对比的做法,对19世纪的肖像摄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伦勃朗制作版画所用的工具 伦勃朗故居 阿姆斯特丹
伦勃朗一生只喜欢三样东西:自由、艺术、金钱。追求自由,主要表现在他对自由市场的依赖和对赞助人的排斥。当时,他的学生与声名显赫的赞助人相处融洽,得到过皇家和市政厅的不少大型作品订单。甚至伦勃朗的另一名学生赫里特•道的作品被皇室炒到了天价。弗林克也曾试图帮助伦勃朗融入上层社会的社交圈。但是,伦勃朗似乎更加喜欢不用受人摆布的市场,刻意回避赞助人。他雄心勃勃,不承认任何绘画权威,认为得到市场体系的广泛认可的画家才是真正成功的画家。他还在拍卖市场做局来抬高自己作品的价格,企图来支配艺术市场。所以,他有自己的绘画经济理论,并坚持认为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他仿佛极具远见和预见性。但是,他的后半生却穷困潦倒。(图5.)
图5.伦勃朗故居外景
伦勃朗故居内景
作者简介:
张康,供职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