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传统精神,生发当代语言——读潘鲁生作品有感

发布: 2014-01-27 00:00 | 作者:顾群业 | 来源: 设计·中国

  新年伊始,有幸介入潘鲁生个人展览的工作,也借这个机会对他近年来的创作进行了梳理和学习。

  作为“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的组成部分,这次展览以“神彩·绳度”为题,2014年1月10日至2月28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他的巡回展2012年底从济南的山东博物馆开始,2013年陆续在威尼斯双年展的罗塔宫、深圳的关山月美术馆和卡尔塔吉罗的意大利国家陶瓷博物馆等地举办。上海的这次展览虽然不是巡回展的终点,但在中华艺术宫占据了4000多平米的展厅,可以感受到一些梳理和总结的意味。

  国际策展人桑弗及策展团队将潘鲁生的作品分为神彩纳福、神山悟道、鲁班绳度、国瓷彩墨几个板块,并增加了工艺文献的部分。“神彩·绳度”的主题,就是对展览内容的一个高度概括,不仅反映了创作的题材,体现了主要的创作手段,更重要的是从文化传承与“当代艺术的中国话语”角度进行了提升。

  我在潘鲁生先生身边工作十六年了,他勤奋敬业,坚持田野调研,创作不辍,言传身教,令我受益匪浅。就像读艺术史一样,如果不去看原作,对于书上的表述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同样仅看已经完成的作品,不去了解艺术家的成长经历,没有看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无法理解艺术家为什么会这样去做。这次展览的作品涉及到很多材料和技法,大多是超越前人的创新,也完全不同于同时代的作品。很显然艺术创作无法脱离材料,也不可能不使用技巧。但在潘老师这里,一切似乎都是随手拈来,兴之所至。他的艺术创作广泛涉猎纤维艺术、陶瓷艺术、水墨艺术、装置艺术,甚至使用铝塑板、墨斗线等在一般人眼里与艺术毫不沾边的媒介材料,早已超越了“绘画”的概念。现场观摩潘鲁生的创作过程,方能体会到他的创作激情和强悍不羁的风格,酣畅淋漓,令人感动。而作品中大量出现的神像符号、恣意挥洒的抽象色块,以及鲁班线的创新运用,无不体现了潘老师30多年民艺调研的深厚积淀,而这些恰恰是其所有创新的根基。所以说,全面了解创作者,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潘鲁生的作品虽然纷繁多样,但创作脉络非常清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根植传统的精神,生发出当代的语言。其传统精神的体现,主要是指其传统文化的渊源,包括中国文人画和民间美术的精神。而当代的语言,主要是指潘鲁生没有因循守旧地重复传统,而是通过创新的、实验性的手段来表现艺术家当下的情感体验。“传统精神”是其主脉络,而“当代语言”还在不断发生。纵向,是历史的深度。横向,是实验方法的宽度。

  策展人桑弗先生总是喜欢拿潘鲁生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作比较,虽然他们的创作手法和过程有相似之处,但准确地说,潘鲁生的“抽象”并不等同于杰克逊·波洛克的抽象。因为杰克逊·波洛克强调的是“即兴和随意的行动”,而潘鲁生虽然也会使用滴、洒等手段,但他的“抽象”被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一个概念“意象”来命名似乎更为恰当。比如潘鲁生使用铝塑板和丙烯颜料创作的“神山悟道”系列,就是典型的“诗化物象”。再比如“鲁班绳度”系列,相对于使用墨斗“弹”的行动和最终所呈现的抽象线条,其意义更在于这二者结合所传达的观念性内涵。

  简而言之,潘鲁生的作品是继承了文人画传统、吸取民间美术营养,而创作出的具有当代意象表现的艺术形式。我想,他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创作体系,正如范迪安对潘鲁生作品的评价,为“建立(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积健为雄

  

  形神如空

  

  见山是山·之一

  

  中行有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