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11月10日,第六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包括:回顾展、邀请展、试验展、学术展、推荐展、主题展和对话展等七大板块。《设计·中国》对著名摄影家、本次摄影展活动《1986·影像记忆——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摄影大奖赛回顾》研讨会嘉宾王文澜进行了采访。
王文澜,男,汉族,1953年9月生于北京市,河北新乐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9月入党,高级记者。现任《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摄影家王文澜,人们的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他的《京味》、《名人透视》、《流动的长城》、《自行车的日子》等画面,虽然捕捉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瞬间和常见的社会面貌,却在他的镜头中显得那么意味深长。30年摄影人生,在每幅照片中找到了时代走过的印迹。
王文澜
设计•中国:请问对于这次研讨会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文澜:三十年过去还能够举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把当年的参与者都能聚集起来是很难得的。在这段时间里摄影也是经历了不小的变化,因为摄影活动在中国比起美术、音乐、电影这些艺术门类来讲是比较年轻的,而在这三十年中摄影经过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现在用手机就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拍摄的欲望同时还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拍摄。科技带来的是读图时代,信息随时随地都可以共享,我觉得摄影作为当代一个兼顾传播、传媒功能、艺术功能的东西,它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不可脱离。
设计·中国:关于1986年的摄影比赛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或者奖项是什么?
王文澜:我觉得海农的《包公和老农》让我印象很深刻,社会民俗能够反映出暗语社会的现象,比如用包公这个例子来借故讽今,这种摄影的语言就和单纯拍民俗表演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说摄影和单纯拍民俗表演还是有区别的。
设计·中国:您刚才说到照片都是有意义的,那您如何扑捉到这些有意义的画面的呢?
王文澜:一些有意思的场景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很小,可以说是百分之一都不到吧,其余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枯燥的,所以要关注生活中的一切,从而挖据别人忽略掉的美丽瞬间,这样才会拍出好的作品。
设计·中国:三十年过去了,您觉的摄影方面除了设备上的变化还有什么变化吗?
王文澜:摄影方面最大的变化其实你们都是参与者,早年主要以记录为主,个人的想法不多。摄影本身是一种复制,但是现在的摄影主要以复制自己的观点为主。
设计·中国:假如您已现在的摄影经验回到三十年前的那个比赛,您会拍一组什么样的作品去参加比赛呢?
王文澜:还是会去拍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但会比年轻气盛的三十年前拍的细腻。可能当时看不上的细节,现在看来都是很有价值的,当时错过的现在也 会更加珍惜。
(编辑:陈磊、宋佳琪、赵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