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问学》的访谈嘉宾潘鲁生长期致力于设计教育与民间文艺保护实践,担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编纂出版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总主编,还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他曾提出“手艺农村扶贫计划”“为人民而设计”“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计划”等理念,并创建“中国民艺博物馆”。
同时,潘鲁生坚持从事艺术创作,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他的美术与设计作品入选第七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以及意大利威尼斯罗塔宫、意大利国家陶瓷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装饰艺术博物馆、法国小皇宫博物馆,西班牙毕加索博物馆,韩国大邱Dusan Art Center,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等举办艺术展览。此外,潘鲁生还主持过很多重大设计任务,曾主持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总体设计,担任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艺术总监,主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的装饰艺术设计,担任国家公园形象标志设计艺术总监,主持完成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厅壁画创作,等等。
民艺研究和艺术教育的初心
《艺术教育》:潘院长您好!有幸能邀请到您作为我们本期《问学》栏目的嘉宾。首先,能否简单谈谈您的从艺之路?
潘鲁生:我是上世纪80年代走上民艺研究和艺术教育之路的,转眼已经40年了。如今回想,儿时的生活就是民艺的启蒙。我的家乡在山东曹县,地处鲁豫皖苏四省八县的交界,有黄河故道和运河水系,历史上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汇通之地,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十分丰富。黄胶泥制作的小孩模、版印的纸牌、各式各样的戏曲纸扎、桃园花供品等,滋养了我的童年生活。曹县是座老城,习书作画的气氛很浓,当年县城学画的孩子不少,母亲希望我能和他们一样受到艺术教育,自幼学画是一份宝贵的经历。我曾在曹县工艺美术公司工作,从事工艺品设计。其间有机会到山东省菏泽地区工艺美术公司培训班学习中国画,跟随知名画家康师尧、俞致贞、王小古等先生学习。1980年,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校,就读于装潢专业,开始收集和研究民间艺术,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借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史》编辑部做资料员,并主编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神像卷》和《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供品卷》,在王朝闻、张仃、张道一等老一代文艺家的指导和鼓励下,进一步走上了民间艺术研究之路。我想,民间艺术是老百姓了不起的文化创造,其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那份关于乡土、乡情、乡愁的情怀也成为我从事民间艺术研究的初心,使我坚定执着、不知疲倦地走在民艺的道路上。
《艺术教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节点,2021年6月28日,您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可以说是至高的荣誉。此次受表彰的优秀个人,都是各条战线的优秀代表,生动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先锋形象。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请谈谈您的感受以及您是如何做的。
潘鲁生:建党百年的一系列活动,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党百年历史的辉煌,也感恩党带领我们迈入一个好时代。我想,个人唯有融入并奉献于时代和社会才能成就更为广阔的舞台。40年田野调研经历告诉我,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脉,因此,守护民间艺术文脉,抢救保护民间手工技艺,实施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计划,建设中国“民艺学”学科,创办中国民艺博物馆,提出并持续调研“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续传民艺的匠心文脉并造福生活,是使命所在。无论是主持课题研究、参与组织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等学术工程,还是出版《中国民艺馆》丛书、举办“到民间去”民艺展、捐献民艺藏品,都在于守初心、行使命。
优秀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化要融入当代生活,设计意义上的表达、创新与发展也是需要持续探索的主题。我们以民间艺术体现文化凝聚,彰显时代精神,传播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以艺术设计服务国家形象建设,开展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视觉形象的创意设计,通过视觉形象系统地展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大国外交理念。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的艺术创意设计中,我们历时一年,与民间艺人一道设计创作剪纸和面塑作品,装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以民间文艺样式表达人民的心声。
我想,设计要服务民生,发挥设计对于产业发展、人民生活的创新驱动与服务作用。这些年,我们也持续推进了“手工艺扶贫”公益服务,带领团队整理制作传统工艺的数据库,组织设计志愿者开展设计服务,促进手艺农户创业致富,促进贫困乡村打造“一村一品”文化名片,助力乡村文化资源整合与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文化扶贫脱贫,服务乡村振兴。
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办学发展中,我们也贯彻了这一系列文化理念,虽经历工艺美术的转型变迁,但坚守传统工艺文脉、对接社会需求、服务时代发展的目标不变。将传统工艺带入大学课堂至今,我们坚持文化传承与发展。近年来,进一步建设了“中华造物艺术”“中华传统造型艺术”课程体系,深化“实践教学型”的类型定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系统设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为人民而设计”主题创作,从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希望扎扎实实把作为党员、作为学者、作为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落到实处。
《艺术教育》:的确,潘院长可以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40多年,您扎根中国本土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倡导主题创作实践育人模式。同时,您也可以说是40多年坚守初心,抢救保护研究民间文艺,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路径,守护传统工艺文脉,并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牢记育人使命,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
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解决设计人才专业素质的全面性问题
《艺术教育》:您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从教已有40多年,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就有10多年,为学院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可否简单介绍下学院近些年的发展概况?
潘鲁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一所艺术设计专业院校,一直坚持“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我们坚守工艺美术发展文脉,重视文化传承,关注中华传统造物体系研究,开展文化生态保护,深入践行“天工开物 匠心独运”的校训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一直关注社会的发展需求、关注前沿、关注民生,不断认识“中国设计”的生活内涵,寻找传统工艺文化的当代转化。具体在学科建设上,既夯实传统基础学科,又着力推进“新设计学”和“大设计学”建设,形成了“以设计学为主导、美术学为基础、艺术学理论及相关学科为支撑、工艺美术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在教学方法上,着力构建并不断完善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倡导培养设计人才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
我想,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在于解决设计人才专业素质的全面性问题。设计人才不仅要有创意、创新的能力和素养,还要有落地落实、生产实践的能力。近几年,学校从发挥区位优势、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层面上加以推进,对校区功能进行了划分和强化。学校的济南校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一体,重点发展设计学类、美术学类、艺术学理论类、建筑类、轻工类、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同时发展特色优势专业,形成学术研究中心、社区艺术教育和社会服务中心;淄博基地重点发展陶瓷与琉璃、染织与丝绸、产品与家具等专业和方向,服务推动陶瓷产业发展;立足青岛产业集群优势,加强新工科建设,突出船舶工业设计、服饰与表演、首饰与妆扮、电影与电视、书籍与插画设计等专业方向。整体上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创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区域建设的深层对接,建设有基础、有需求、有前景、有引领性的学科及专业。目前,学校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及附中等多层次、立体化办学格局,已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获得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成为山东省首批名校工程建设单位,获评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单位。
《艺术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实际上,在我国设计学领域有这样一些概念不清、内涵不明的关键词,也可视之为学科建设的“要素”,如工艺美术、造物、手艺、匠人、民间艺术、设计艺术、艺术设计、设计学、设计学科、设计学学科……我们注意到,您在呼吁建设“设计学科生态”,在您所设计的这个生态体系中,是如何在基础架构上界定以上这些基本要素的?
潘鲁生: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各方面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以往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强调学科的边界、独立的研究对象以及相应的学术范式,导致在学科建构意义上的割裂、分离、联系不够。当前,新文科建设有助于实现学科之间的交流,打破学科壁垒,从交流融通的意义上看待相关要素与联系。
就设计学科而言,树立生态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构建中国设计学的知识谱系、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其中,包括设计的本体与设计的关联因素。比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近年来着力推进“新设计学”和“大设计学”建设,结合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的建设思路与经验,从设计学科融合艺术与科学的特点出发,把握与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及工程等学科的关系,全面构建新型设计学学科体系。同时,我们要关注中国设计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现实,不能简单移植和照搬西方的学科体系,而是要深入发掘中国设计的造物传统、审美心理以及中国设计的现实生活需求。这样的学科建设才是有根基、有传承、有影响、有生命力的,这也是“生态”的应有之义。
《艺术教育》:应该说,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设计学是与众不同的。设计是人类把握外部世界、优化生存环境的创造方式,也是最古老而又最具现代活力的人类文明。设计为人类创造丰富且多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同时推动着现代社会的相互沟通与文明的和谐发展。而设计学以设计为对象,研究设计的产生、发展、应用与传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集多种学科知识、创新、研究与教育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设计学的学科定位相对模糊,主要表现在人们对设计学学科本质认识的偏差:在传统的工艺美术学科深入人心的大环境下,人们普遍认为“工艺”“设计”都是美术的衍生产品。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所有人造物,无一不是手工的制作,将“工艺”理解为手工,将“美术”类比于传统的以绘画为主的视觉艺术,就忽视了二者相融合所产生的学科交叉地带,而设计学的本质属性恰恰契合这一交叉地带。
长期以来,潘院长坚持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思想融入艺术教育,打造传统工艺教学,潜心研究办学特色,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不断完善高等设计教育“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解决设计人才专业素质的全面性问题,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
发挥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价值,建设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科
《艺术教育》:正如舞蹈学科有北京舞蹈学院、电影学科有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科有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目前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设计类大学,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业。“任重”不言而喻,您如何看待“道远”——振兴中国特色设计学学科,您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潘鲁生:设计学学科有本体内涵,也有跨学科因素,对其加以全面认识和分析涉及很多方面。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办学历程看,它既是一所以“工艺美术”冠名的学院,也是一所设计类大学。我想具体从这个角度谈一些对于中国特色设计学学科的理解,即发挥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价值,续写中国的设计文脉。
应该说,从《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今天拓展为工业制造和各行各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民族民间的工艺造物到今天乡愁的寻觅与寄托,工艺美术的价值在国民精神、思想、情感上都得到关注和重视,也因此在更广泛的领域形成辐射作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已成为创意产业、时尚产业、设计产业、旅游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资源,作为显著的文化标识成为这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服装、首饰、家具等大多数有历史的奢侈品牌保留了工艺美术传统,在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制造领域,也往往通过科学技术与工艺美术的融合,提升产品经济附加值和文化标识度。特别是作为一种包含独特思维感受和审美体验的造物形态,工艺美术不再局限于传统元素,其不断积淀和吸收创新动能,包括不断融入新材料、新工艺、新需求来创意生活,不断探索将传统形式与现代语言紧密结合,将纯艺术与手工艺设计有机联系,进一步诠释古典、乡土、传统的当代意义等,进一步加深了与创意产业、文化保护、生活应用的有机联系,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事实证明,当知识、信息、文化等成为更重要的驱动力,工艺美术等传统生产方式、文化形态不会在机器生产、机械美学的冲击下被取代,而是在创意和产业机制方面迎来新的建构,在融合传统与时尚等不同文化信息并在新的产业机制和传播途径中,在日常化的审美与应用中,增进了文化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因此,从设计视野出发,应当突出工艺美术的学科优势和审美价值,传承工艺美术所蕴含的造物智慧、文化传统、生态理念和工艺思想,并不断融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生活理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具有传承与创新活力的发展机制,从而推动我国现代设计从物质生产向文化建构深化、从产品功能向人文情感拓展,包括传统造型体系、造物思想、思维方式、审美格调等,以此构建有文化根脉的设计学学科。
《艺术教育》: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近年来,您为中国民间文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所做的贡献有目共睹。您带领学术团队为保护民间文艺做了大量的工作,能具体谈谈都有哪些么?
潘鲁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目前承担着传承传播民间文艺的两大工程,分别是《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出版工程。其中,《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是中国民协贯彻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政策部署的重要工程,目标在于填补我国民间工艺集成编纂方面的空白。民间工艺承载了农耕时代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工艺及工艺美术行业、当代美术家、工艺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工艺技艺传承人、新工艺和“学院派”创新的当代工艺等有所区别。《集成》编纂在于为最广大的民间艺人群体立传,为匠心文脉存志,因此,不仅收录那些已经被本地同行普遍认可的、技艺精湛的,对所持技艺如工艺创新、工具革新、材料创新、产品创新、传承传播等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民间手工艺人,还关注和辑录全社会多元化的民间工艺创造主体及其工艺创造,辑录我国民间社会的工艺传承与发展体系,综合呈现民间工艺生态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当一些民间工艺样式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时,要回到人民的生活本身去寻找应对之策,不仅要帮助和支持传承者去守护和传承,还要从生活的文化需要、内容方式出发去发展和创造,使之成为生活中富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从民间工艺进一步延展到民间文艺来看,其具有自发性,往往直接体现艺术的目的和作用,反映人与艺术创造的精神所在,研究其原理、规律及共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也在积极争取建设“民间文艺学”学科。我国的民间文艺历史久、门类多、特色鲜明。在学科意义上展开研究,有助于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构的层面上对中国民间文艺、民间文化做出系统深入、理论意义上的研究和建构,对其发生与发展、性质与定位、功能与作用、流布与承传、种类与风格、成就与特点以及与专门艺术家创作的关系等做出理论解读,从人文科学和民族文化的高度认识民间文艺,并由此观照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
《艺术教育》:民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是民族的“根”文化,也是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多种文艺品类和样态,与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方式、思维、情感、道德准则以及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潘院长曾指出,当前重视民间文艺的审美和意识形态属性,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直接关系到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关系到中国民间文艺的知识传授、学术研究和相关管理评价,具有现实且长远的意义。而推进民间文艺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亟需契合民间文艺构成与内涵的人才支撑和学术支持。
因此,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潘院长提出增设“民间文艺学”学科,的确是有助于完善和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学术基础、教学架构、实践方法;并能切实从中国的历史基础、社会生态、文化特性出发,深刻把握中国的生活经验、文化事象、审美心理,深入研究和洞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规律,综合借鉴人文社会科学及信息科技等各学科成果,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发展相关研究、教育和文化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文化根基。
艺术扎根生活,为人民而设计
《艺术教育》: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每年两会都能看到您关于中国乡村发展的提案,您对中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付出可以说不遗余力,可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另外,今年两会您的提案是什么?请详细谈谈。
潘鲁生:今年我主要就文艺赋能社会发展提出建议。在“振兴民族地区传统工艺,发展特色产业”提案中提出四项建议,包括加强传承,建设“民族手艺档案馆”,结合“一村一品”“一地一艺”等发展基础设立地方或特色品类的“民族手艺档案馆”;推动创新,发布“民族手艺IP榜”,运用“文化IP”产业链的成熟机制,保护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以相关收益补给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经济、民生发展,放大文化创富效能;加强传播,举办“民族手艺短视频网络大赛”,以网络视频、直播带货等新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助力民族手艺创出一片新天地;深耕产业,实施“民族手艺+产业联动”计划,充分发挥手艺生产的分散性特点,融入相关产业,发挥相互促进带动作用,增强发展活力。
《艺术教育》:作为参与本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设计团队的专家顾问,您见证了王志鸥团队的数字艺术创作过程。那么,您认为,此次冬奥开幕设计的特别之处体现在哪里?另外,您认为冬奥精神对教育有哪些启迪?在履行国家使命与社会责任、树立科技创新人本理念、在未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方面,高校承担着怎样的责任?
潘鲁生: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美学特色,运用充满创造力的视觉语言实现了艺术之美与科技之力、历史传统与当下现实、中国理念与世界命运以及中华文化精神与世界体育赛事的创造性融会。这样一种融会,就是研讨交流过程中破题的关键。古老的传统和创新的科技如何以全世界看得懂的方式融会起来、呈现出来,而且目的不只是展示中国,更是贡献于世界。这需要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艺术化的再创作,不是简单的符号取用、形象运用,而是理念的、意境的传达,以富有感染力的方式表达全人类共通的智慧理念。可以看到,本届冬奥会开幕式在视觉符号语言上,冰雪迎春的中国时间、户牖通达的中国空间、人民画卷的书写创造等,表达了世界共通、命运共同的价值追求,很生动,也富有意味。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时间与春华、秋实、夏雨、冬雪相融,体现了“天”与“人”之间的相通相应。运动员入场仪式中,地面投射的门楣和窗棂图案丰富而生动,“中华之门”“吉祥之窗”不仅展示了民间的智慧创造,而且传递了交流联通的开放视野。
《艺术教育》:今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这是举世瞩目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行各业可以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艺术学科角度来看,这十年也是艺术学升门类的十年。请您围绕“我这十年”谈谈个人的感受或者变化,以及艺术学科这十年的发展。
潘鲁生:党的十八大以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艺术学科建设扎根生活、服务人民,辅助国家实施“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战略、“互联网+”及振兴传统工艺,参与艺术教育扶贫,为行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持,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艺术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在新时代,艺术学与经济、市场、产业、工程、信息技术的联系越发紧密,包括完善艺术产业结构,关注艺术商业、艺术区块链、艺术市场、艺术科技、艺术金融、艺术衍生品的发展进程,推动市场需求的艺术生产与创作。艺术学科对接民生服务,为人民而设计,为乡村而设计,为传统工艺振兴而设计,为生态文明而设计,促进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重收获。与此同时,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深入总结中国传统艺术及现代艺术经验,汲取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研究的精华,阐释拓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内涵,结合当下艺术实践,在本土文化中建构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精神,这些方面也取得了新的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推出体现中国文化底蕴的重大艺术理论成果和精品力作,提升中国艺术的生命力、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还将发挥持续而深远的作用。
展望未来,宏观经济布局对艺术与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十四五”时期,国家确立“双循环”的宏观经济布局,艺术与设计教育水平关系内需体系的培育与发展,涉及适应、引领和创造新消费需求的能力。同时,创新驱动发展、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亟需发挥设计的整合攻坚作用。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亟需提升设计服务能力。工业设计之于制造强国战略、创意设计之于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各领域的研发设计等,具有赋能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作用。高等艺术与设计教育需全面加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促进内需市场发展、助力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文化艺术发展突显了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内涵。“十四五”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思想文化凝心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极具必要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需加强文化的设计表达与传播。同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包括切实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等,需在保护传承基础上进行设计转化与创新。此外,文化产业发展、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设计原创与创新是重要内容。高等艺术与设计教育需在人才培养、科研创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强化设计的文化属性和内涵,在体现应用性内涵的同时,充实并深化人文精神内容。此外,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体系优化艺术与设计教育布局,信息技术革新推动艺术与设计教学方式变革,社会民生需求强化艺术与设计教育职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需把握机遇、顺应变局、深化内涵、践行使命,努力实现新的提升与发展。
《艺术教育》:设计是一种艺术与科学整体交融的创作方式。设计在人们精神与物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艺术促进着科学技术成果的产品转换。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学在人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当前中国的艺术设计学科体系架构在整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中国的艺术设计学科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战略、转变研究思路可能将是关系中国艺术设计产业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
最后,要谢谢潘院长在参加两会忙碌的间隙能接受我们的访谈,更要谢谢潘院长长期为中国艺术教育、中国设计学、中国民间工艺以及乡村振兴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多年来,潘院长带领学院师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抗疫主题和喜迎建党百年——为人民而设计主题等创作,构建起“思政+设计”双融共育机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潘院长长期坚持深入乡村,积极发挥自身专业所长,加强对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努力探索“手艺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扶贫路径,真正从实践层面充分发挥了设计对产业发展、人民生活的创新驱动与服务作用。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2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