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艺术设计要关注民生,引领未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谈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

发布: 2019-11-27 00:00 | 作者: | 来源: 中国美术报

(潘鲁生)

   编者按:9月6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标志着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正式开启。此次艺术设计展区共评选出495件(套)入选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代中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展现了艺术设计的中华精神、中国价值和审美追求,体现了艺术设计的时代精神和创新活力。同时,这也是艺术高校首次承办全国美展。本届美展的艺术设计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又释放出哪些信号?《中国美术报》记者在开幕式现场采访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请他谈谈对此次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的看法。
 
 
  中国美术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艺术设计展区呈现出哪些新特点?这五年来,中国的艺术设计发展如何?
  潘鲁生:全国美展被誉为美术界的“奥林匹克”,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备受关注,也是进入新时代之后的一次美术大检阅。这五年的变化在美术界有目共睹,特别是艺术设计领域呈现出新时代的变革与发展 
  

(潘鲁生在展览现场)

  我感觉艺术设计这五年来的第一个特点是关注民生。我们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各领域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此次获奖提名作品中,有许多是展现国家形象、助力乡村振兴、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及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大美术观,就像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提到的,要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个展览一直贯穿的主题,就是艺术设计要服务生活,引领生活,传递中华美学精神。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到艺术设计中,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 

 

(平面设计板块作品)

  另一个特点是这五年的艺术教育,特别是设计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百姓相关的设计在不断地提升。因为艺术设计作品很多来自于高校,这也是高等艺术教育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工业设计领域在此次展览中是比较突出的,工业设计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可以促进科技、文化、生活的深度融合。这次能看到许多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设计,这些设计已经进入百姓的生活。设计是无处不在的,它一定和生活密切相关,也一定能引领社会发展风尚。 

 

(工业设计板块作品)

 

 

(工艺美术板块作品)

  中国美术报:本届全国美展新增加了建筑设计奖,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评选的标准是什么?
  潘鲁生:全国美展是五年一次的大展,此次大展的举行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中国美协也走过了70年。从第九届全国美展开始,设立了艺术设计展,目前形成了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和服装设计六个类别。此次建筑作为生活空间,既是一项工程,也是艺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城市的社区营造、工业遗产重生,还是乡村的民居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建筑设计与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密切相关。 

 

 

 

(环境艺术设计板块和建筑艺术设计板块作品) 

  这次大展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艺术设计展是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首展,今天的开幕,就意味着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正式亮相。而且很多专家、学者及行业内的人士也会关注这个展览。企业要关注工业设计发展的一些前沿问题,建筑界要关注建筑的风格样式、材质以及环保等很多问题。公众也会关注这次大展,因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工艺美术,不仅可以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生活美学复兴,而且现代生活空间还会引领生活风尚。艺术,应该是大众的,应该是百姓可以享受的,艺术设计就是服务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
 
  中国美术报:本届全国美展的首展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行,这也是艺术高校首次承办全国美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承办展览方面,有哪些优势?做了哪些准备?
  潘鲁生:这是全国美展第一次放到艺术高校里展出。此次艺术设计展有6000多件作品投稿,因为从事艺术设计的创作者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每年都有几十万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要走向社会,所以从业者众多,也有很多设计事务所及公司投稿参评。中国美术家协会的评选规则是非常严格的,能入选的作品都是百里挑一,这也保证了展览的质量。 

 

 

(服装设计板块作品)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承办方,是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院校,各个学科专业门类非常齐全。这几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也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家的重大文化事件,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海世博会山东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重大社会项目,在设计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一种很好的尝试。如何把大学的教育与社会服务和百姓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要让学生从入校就关注设计需求,明白设计是为生活服务的。如何体验生活、服务生活、引领生活,这是一个优秀设计师最本质的追求,也是我们培养的目标。
                                                                                                                      刊登于《中国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