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脉和纽带。特别是节日民俗文化,包含民众的生活经验、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不断进行交流、建构和传承,有助于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加深民众的生活联系,巩固共同的文化历史基础,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具体在海峡两岸节日民俗文化交流中,应注意把握三个维度,即历史基础、生活仪式和多元载体,从而夯实认同凝聚的基础,把握节日文化的核心,推动节日的文化再生产与传播。
第一,立足当下,回溯过去,夯实节日民俗的共同体基础。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传统的节日民俗也在交流发展中经历变化。加强传统节日民俗的文化阐释和传播,在于不断发掘和唤起共同的历史记忆。内容包括:节日民俗相关的神话传说、仪式化的图像及舞蹈、共有的祖先英雄等。比如,在闽台节日民俗中,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二月二十二日广泽尊王例祭、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妈祖诞辰、五月五日诗人节吊屈原、咏吴凤、七月十四日开台国圣郑成功庙祭、八月十日仁圣吴凤祭日等,多为祭祀闽台两地特有的地方保护神,体现了文化关系的一脉相承。通过进一步梳理和阐释传统节日起源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事件和场景等,使之成为当代节日生活的重要构成,塑造集体认同的象征性表达形式,构建传播共同的集体回忆,从而不断唤起和建构文化记忆,使共同的传统节日内涵与实践成为共识,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不断巩固和强化民族、地域以及身份的认同。
第二,扎根生活,依托民众,发展节日民俗的生活仪式。生活是节日的基础,民众是节日的主体,加强两岸节日民俗交流重在当代生活基础上民众的文化交流。一段时期以来,对于节日民俗的维护,从以一般物质生活保障为重心,逐步向以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为重心转移;但传统节日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甚至市场运作下的节庆化趋势,因此需要从民族文化建构发展的层面出发,把握节日民俗的文化核心,以传统节日仪式为中心,深化其文化内涵和凝聚力。比如,在闽台节日民俗中,寒食的春祀、清明的祭祖、岳帝生日等,都有宗族、社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承,维系着“我”“我辈”“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节日的仪式性,包括加强节日运行组织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理事会、寨老、会首、仪式主持者、非遗传承人等组织,加强青年志愿者的公益参与,使仪式活动本身成为一种参与、互动、共享和凝聚。从而在民间的、民众的、生活的节日仪式中深化集体记忆,构建共享传统,增进集体认同的凝聚性。
第三,传承创新,丰富发展,拓展节日民俗的发展空间。节日不仅是时间性的存在,不仅是精神情感的维系,也体现为空间的、物质的、符号的形态。我们要加强对海峡两岸节日民俗文化体系的传承和发展,包括围绕具有深厚基础的节日民俗开展符号文创、场景文旅、特色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发展,构建丰厚、多元的节日民俗文化体系。不只是在节日时分共度节日,而是在更广阔的日常生活中,由共同的节日之物、节日之景、节日之境唤起和建立无所不在的情感联系。比如传统节日中标志性的器物,传统节日活动场所的古庙、古街、古树,传统节日中应用的民间工艺等,记载了民族的历史、地域的生活和人的历程,在传统节日作用下能唤起人的文化记忆,我们要发掘其符号意义,在文创、旅游、日用品、艺术品中融入和发展,是传统节日特定空间场域内的人物、事件和景观因为生活关系而连接成为整体,使传统节日的文化生产、传承变得更为流畅。
总之,清明祭祖、端午竞渡、中秋团圆、重阳敬老、春节欢聚,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拥有这些文化传统、生活经验和节日精神,我 们要共同地认识传承、交流分享、创新发展,实现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当下生活、精神情感的建构与凝聚。从而厚植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促进心灵契合,因为“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同胞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这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发言人潘鲁生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